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西藏新聞網 > 2024專題 > “四個創(chuàng)建”優(yōu)秀案例征集展播 > 展播內容

仁布縣各族群眾:民族團結一家親 和諧幸福心連心

2024年08月08日 17:49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見到李忠軍時,他和妻子曲珍正在地里打理蔬菜,大棚里綠油油的青菜長勢喜人。這一季的上海青收成不錯,他和妻子準備給左鄰右舍送一些。

李忠軍是四川甘孜人,2009年與妻子曲珍認識并義無反顧來到妻子的家鄉(xiāng)仁布縣帕當鄉(xiāng)薩達村定居。

在仁布縣,像李忠軍這樣的民族通婚家庭還有很多。多年來,仁布縣全面動員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活動,生活在這里的藏族、漢族、回族、門巴族、珞巴族、土族、滿族、蒙古族、白族、布依族、彝族等各民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涌現(xiàn)出了一批批感人的民族團結故事。

在民族團結中與幸福結緣

“等老了干不動了,他想去哪兒我就跟著去哪兒?!毖胝錁銓嵉脑捳Z透露著她對丈夫徐文軍的愛。

四川小伙徐文軍在亞東打工時認識了藏族姑娘央珍,央珍被徐文軍踏實、本分的品質吸引,兩人于2002年結婚。

“剛開始因為語言不通,我們通過比劃手勢來交流,后來他教我說漢語,我教他說藏語,現(xiàn)在我們可以在藏語和漢語之間任意切換?!毖胝涞靡獾卣f。

2007年,徐文軍開始盤算著承包幾座大棚教央珍種菜,這樣他就能外出務工,夫妻倆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也能增加一份家庭收入。從溫度控制到澆水、施肥、松土,徐文軍都手把手耐心地教,央珍很快便掌握了種植技術,成為了鄉(xiāng)中有名的種植能手,每年僅賣菜就可以掙兩萬多元。

在徐文軍的帶動下,普納村里越來越多的村民也開始種植蔬菜大棚。只要遇到技術上的困難,徐文軍總是毫不吝嗇地教授和幫助。如今,夫妻相濡以沫挺過了無數(shù)艱難的日子,迎來了安穩(wěn)富足的美好生活。

朋瓊吉巴和王賢偉夫婦是從仁布縣查巴鄉(xiāng)到普納村做生意的商戶。1999年,來自河南的王賢偉認識了朋瓊吉巴,兩人很快相戀結為夫妻,并在318國道旁的普納村開了家“小王菜店”,夫妻二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說起妻子,王賢偉總是笑得合不攏嘴:“她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逢年過節(jié)總惦記著給我爸媽打些錢,回家總是搶著做飯洗碗,比我這個做兒子的都孝順?!?/p>

“孩子放在河南老家,父母照顧得很好,也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可以放心干事業(yè),他對我又體貼關心,我自然得更加孝順父母?!迸蟓偧驼f道。

一起生活這么多年,王賢偉也早已把這里當成了家,并把戶口從河南老家遷到了仁布縣,從此他便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仁布人。

民族通婚是切娃鄉(xiāng)一大特點,全鄉(xiāng)8個行政村中有7個行政村有民族通婚家庭37戶,這些家庭夫妻恩愛、家庭和睦。2019年,仁布縣切娃鄉(xiāng)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仁布縣委、縣政府榮獲自治區(qū)級“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

在民族團結中收獲鄰里相親

普納村是切娃鄉(xiāng)最年輕的行政村,新村位于拉日鐵路和318國道沿線。2006年,仁布縣8鄉(xiāng)1鎮(zhèn)的36戶貧困家庭搬遷到這里。一家一戶獨立藏式小院,家具家電應有盡有,全部由政府投資建成。

老百姓原來生活比較貧困,思想也很保守,甚至沒有外出打工的意識。搬到新村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前來這里經商的個體戶越來越多。大家看到在公路沿線開商鋪做生意可以賺錢,思想逐漸開始轉變?,F(xiàn)在,村里藏餐館、茶館、蔬菜水果商鋪等應有盡有,大部分是村里的老百姓開的。

回族大叔馬彬林常被村里的年輕人親切地叫一聲“阿爸”。

2006年,馬彬林想借著318國道的交通便利在這里開間修車鋪,由于資金短缺,馬彬林便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向鄰居們借錢,沒想到村民們不但幫他墊資還幫他找場地、買工具、拉生意,慢慢地,馬彬林的修車鋪生意越來越好。

馬彬林時時刻刻記著鄉(xiāng)親們的恩情,在生活逐漸好轉了之后,拿出一部分資金幫助生活困難的村民,瓊珍一家就是馬彬林經常關心的對象。瓊珍是一位殘疾人且家里沒有勞動力,馬彬林便經常送去衣物和吃的,抽出時間幫她干一些體力活。

馬彬林還組織村里的商戶為困難大學生捐款,村民誰家有困難,他總是帶頭捐款捐物。2021年,村民羅布次仁一家三口遭遇車禍,馬彬林積極聯(lián)系10多家商戶捐款,經過多方努力,共籌集到資金5萬多元,幫助羅布次仁一家渡過了難關。

馬彬林告訴記者:“我們相處得就像一家人。逢年過節(jié)村里會組織留下來的商戶和村民一起過年,每人做一道自己家鄉(xiāng)的特色菜供大家品嘗。村民和留下來的人還自覺幫助回家鄉(xiāng)過年的商戶照看好商鋪,很幸運能在這里遇見這些可愛的人?!?/p>

在民族團結中履行援藏使命

在仁布縣,有一支這樣的隊伍默默奉獻著:他們舍下家鄉(xiāng)氧氣充足的環(huán)境,舍下年邁的父母和需要照顧的妻兒,主動投身到高原開展工作,他們就是黑龍江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

2019年至2021年,援藏工作隊心系當?shù)乩习傩?,共謀劃實施援藏項目32個,涉及基礎建設、民生改善、經濟發(fā)展、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等多個領域,極大地改善了仁布縣基礎設施條件,提高了當?shù)厝罕姷纳a生活水平,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切娃鄉(xiāng)、帕當鄉(xiāng)和康雄鄉(xiāng),援藏工作隊落實560畝鮮食玉米種植基地,工作隊隊員走進田間地頭耐心地指導農牧民育秧、鋪膜、滴灌。

玉米播種機在西藏沒有售后服務站,并不專業(yè)的工作隊隊員們帶著村民反復摸索調試,烈日下,風雨里,終于讓機械正常運行,把節(jié)水滴灌帶鋪滿田間,將過去百來人半個月才能種完的田地,僅用兩天就全部耕種完成,老百姓滿意地豎起了大拇指。

在康雄鄉(xiāng)阿村,援藏工作隊投入30萬元資金,開墾玉米種植示范地113畝,并贈送收割機、粉碎機等設備,示范基地預計年收入22萬元左右,飼草約45萬斤,拓寬了農牧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拉近了工作隊與群眾的心。

仁布縣以多種方式和不同載體積極推進民族團結工作,譜寫出了一首首民族團結、和諧幸福的贊歌。

(記者 董秀麗 胡榮國 扎巴旺青 李洲 謝筱純 朱楠)

責任編輯:陳文樂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