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但如果只做調查研究的“上半篇文章”,不做落地運用的“下半篇文章”,這樣的調查研究無異于“半拉子工程”。調查研究的終極目的,是解決問題。只有既注重實打實地調查研究,又注重轉化運用,把調研成果的思路、辦法和舉措變成轉型建設的“施工圖”,才能實現(xiàn)調研效益的最大化。
此次主題教育特別強調調查研究成果的轉化,要求“加強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掌握運用,抓好調查研究成果轉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調查研究中運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聚焦現(xiàn)實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秉著“蹲下去看螞蟻”的精神、抱定“解剖麻雀”的態(tài)度,不斷提升“庖丁解?!钡姆治瞿芰?,并運用系統(tǒng)思維、辯證思維等對結果進行比較、整合、轉化,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領導干部要拿起筆,親自組織撰寫調研報告。領導干部只有自己在調研報告中提出問題的解決辦法,才會進一步提高破解難題的針對性、可行性,做到心中有數(shù),開展具體工作時行動就會更自覺、更堅定。
要堅持走群眾路線。首先,要立足群眾關切點“立題”。多到需求最迫切、矛盾最突出、情況最復雜的地方,去切身感受群眾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俯下身子傾聽群眾的“牢騷話”,細心收集群眾“難念的經”,從中捕捉群眾關切點,明確調研的方向,將群眾所想、所急、所憂總結提煉為調研的主題,做到群眾哪里有需求,調研力量就往哪里集中。其次,要依靠群眾智慧“解題”。只滿足于看材料、聽匯報的“辦公室調研”,是不可能解題的。要甘當“小學生”,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吸納群眾的真知灼見,從人民群眾實踐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正所謂“坐到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要在傾聽群眾聲音中樹牢群眾觀點,著力從群眾智慧這座“富礦”中找準“最優(yōu)解”。
要真正做到調出實情、研出實策、辦成實事。調查研究就是解決問題,要以調研出實效、問題真解決的要求倒逼調查研究過程的求真務實。一紙調研報告不是成果的終點,而是轉化的起點,解決問題、推動工作才是調查研究工作的根本目的,調查研究才能形成閉環(huán)。絕不能只調不研,甚至研而不用,必須要做好調查研究“下半篇文章”,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拿出解決群眾問題的“實招硬招”,堅決不做表面文章,不開空頭支票,承諾了就要兌現(xiàn),一時做不到的要解釋清楚,不能欺騙群眾,真正做到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報喜又報憂,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要以“時時放不下心”的責任感緊盯問題整改落實,對調研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細致剖析,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整改指導意見,推動問題從“紙面陳述”到“落地解決”,將調研成果轉化為黨委、政府決策的依據(jù),形成能夠整改問題、值得推廣、促進發(fā)展的好政策,從而實實在在地發(fā)揮調研的作用,以調查研究的豐碩成果回饋人民群眾的殷殷期盼。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