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援藏 > 我的援藏時光

在世界屋脊上過年

2015年05月14日 16:43    來源:西藏記憶的博客    記者 西藏記憶
分享到:    

    在世界屋脊上過年,處處可以看到雪域文化的色彩。作為一名進藏干部,我很想把自己的見聞和感受告訴給內地的朋友們。

    節(jié)目序曲:打掃庭除 室內裝飾

    過藏歷年,是藏族同胞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在拉薩,人們對這個節(jié)日的關注和重視隨處可見。

    早在一個月前,拉薩的藏族群眾就開始準備過年了。

    我喜歡利用休息的時間到拉薩的大街小巷隨便走走看看。過節(jié)前,我發(fā)現(xiàn)這里家家戶戶的房屋墻上都潑灑了一層石灰水,干了之后房屋變得潔白如新。許多人家在大門口還用石灰粉在地上繪出“八瑞相”(即八吉祥徽:吉祥結、妙蓮、寶傘、右旋海螺、金輪、勝利幢、寶瓶、金魚)和“雍仲”(即卐字)符號等吉祥圖案。

    更換室內外裝飾也是過年的準備項目之一。最新的藏式門簾像征著新的一年來到了。門檐上懸掛的“鮮普”是藏族地區(qū)特有的門飾,由紅、蘭、黃、白四色組成,更新之后,更加莊重、醒目,給人以安寧、祥和的感受。

    家中的節(jié)日準備更是名目繁多。藏歷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在客廳里擺上“竹素切瑪”,這是一種做工精細、雕滿吉祥圖案的木斗,木斗中間用木片隔開,一邊裝滿青稞,一邊裝滿糌粑(炒熟的青稞面),上邊分別插有酥油花木牌和彩色麥穗?!扒鞋敗钡姆N類、大小各異。我在西藏電視臺的600平米演出大廳里看到過一個藏歷年晚會使用的高2米、寬1.5米,重達200斤的巨型“切瑪”,我和同行們議論,這一定是“切瑪”的“世界之最”,可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

    炸節(jié)日食品是藏族家庭主婦的一項重要工作。圓型多環(huán)狀供品“普祿”、各式油炸食品“桑嘎帕列”、“卡塞”等分別用酥油、青油或橄欖油炸制,吃起來香脆可口。過節(jié)前,不少藏族朋友給我送來了這些油炸食品,算上去可以吃一兩個月。

    在藏族鄰居家,我還看到他們都要在桌面上擺一個用糌粑或石膏做的羊頭,藏語叫“洛果”,羊角上還抹了一塊酥油。主人還提前半個月培植出一盆青稞苗,過年時就長到四五寸高了,綠油油的叫人好喜歡。這兩種擺設和“切瑪”一樣,都是像征來年五谷豐收、人畜兩旺。

    節(jié)日前夕要打掃房屋,好幾個藏族同事說,因為工作忙,只好用晚上的時間收拾,接連幾天都睡得很晚。走進窗明幾凈的藏式民居,真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感覺。

    除夕前一天,也就是藏歷十二月二十九日,藏族稱為“古杜”。這天晚上,人們要吃用牛羊肉和白面做的面塊湯—“突巴”。面塊中有事先包好的鹽、糖、羊毛、石頭、炭、辣椒等。吃到炭說你心腸不好,吃到辣椒說你嘴厲害,吃到羊毛說你心地善良,吃到糖說你生活甜美幸福。我在鄰居家過“古杜”時,吃到了一塊包有羊毛的面塊,大家都說我幸運,我心里自然是美滋滋的。這種雪域西藏流傳上千年的古老習俗,具有傳統(tǒng)教育的內涵,使人感到新鮮而有趣。

    吃完“突巴”,主婦們要把桌子收拾干凈,把屋里所有的垃圾都集中到一起,人們呼叫著把垃圾扔到外面。這種儀式謂之“驅鬼”。“古杜”之夜,我驅車在拉薩市內轉了一圈,看到傳統(tǒng)的扔垃圾習俗正在改變。過去,各家都把垃圾扔在門口、路口,很影響交通和市容。這天夜里我看到,許多地方都臨時開辟了垃圾點,環(huán)衛(wèi)工人四人一組從午夜開始走遍大街小巷,把幾小時前人們扔出的垃圾打掃得干干凈凈。

    風馬旗;節(jié)日拉薩的一道特有風景

    拉薩城區(qū)的藏式房屋多是石頭砌成的二層樓,頂上有平臺,象征吉祥平安的“隆達”長年在上面飄揚。“隆達”的漢語意思是“風馬旗”,形狀和圖案因地區(qū)而異,豐富多彩。每年藏歷年都要舉行更換“隆達”的儀式(藏語稱為“濤隨”),過年期間,我在八角街的藏式民居屋頂上看到,這家的“隆達”是五色三角形布旗,掛在樹枝上,隆達的五色代表五種人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的造物:蘭色代表天空、白色代表云彩,紅色代表火焰、綠色代表江河、黃色代表土地。各色小旗上都印有祈祝吉祥的藏文。在拉薩河畔,在山野之間,各色“隆達”更是琳瑯滿目,隨風搖曳,形成了古城拉薩的一道特有風景。藏族同胞認為,這種風馬旗接地連天,可以將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望傳遍大地和蒼穹。

    大年初一:民居中的文化氣氛 藏餐

    2月8日是藏歷火牛新年的大年初一。天不亮,我就被鋪天蓋地的鞭炮聲喚醒了。這一天,在藏族家庭中起床后要喝“觀甸”,有的就躺在被窩里喝。這是一種放有紅糖、碎奶渣、糌粑、人參果等食品的熱青稞酒,吃起來酸甜可口。按習慣,大年初一各家都不出門,在家團聚。今年,許多地方都搞了團拜活動,街坊鄰居、機關職工拿著家中的“切瑪”、青稞酒聚集到屋頂上,會議室里,互相祝福,敬獻哈達,共慶新春。

    市中心的大昭寺廣場,香煙繚繞,祥和、歡樂。大昭寺里里外外裝飾一新。東南方的山頂上也飄起了吉祥的松煙。走進八角街,只見身著節(jié)日盛裝的人群正沿順時針方向緩緩向前流動。轉經(jīng)隊伍以拉薩市老年居民和各藏區(qū)的朝圣者為主。這是火牛年的第一個清晨,人們要把祝福和期望留在這塊圣土上。

    藏歷年期間,拉薩的千家萬戶都敞開大門,歡迎親朋好友和遠方來客。

    走進八角街的才旺家中,首先引起我興趣的是藏柜上的“德嘎”(即供品)。除傳統(tǒng)的油炸面食供品外,一字排開的不銹鋼盤里擺滿了各色食品,在依次疊起的鹽、磚茶和重達5斤的酥油等供品的兩側,擺滿了柿餅、棗、花生占、葡萄干、杏脯、桃干、冰糖、桔子、廣柑、蘋果、開心果,還有印度奶桃和美國杏仁。桌上還擺著“切瑪”(吉祥斗),漢族傳統(tǒng)壽星瓷像,人參果八寶飯、羊頭、糖果、供燈等。可以明顯感到,這是藏漢結合的節(jié)日文化佳作,表現(xiàn)了主人的心境與富足。

    到藏族家拜年,藏語叫“吃切瑪”。不論到哪一家,進門第一件事是走到切瑪(吉祥斗)前用手輕輕捏起斗中的糌粑,向空中揮撒三下,表示敬天敬地敬人。然后將手中的糌粑放在嘴中吃下去,預祝主人在新的一個里吉祥如意。

    午餐是藏漢結合的自助餐。這一餐有20多道菜,擺在一張長條桌上,首先請老人和孩子先取飯菜,有專人分發(fā)盤、碗和筷子,人們順序用公用筷挑選自己喜歡的食品。在拉薩過年,當然要吃藏餐,這頓飯我吃的是炒灌羊肺、灌腸、涼拌牛肉、“夏布金”(即用各種佐料和新鮮搗碎的生牛肉做成的湯狀食品)和奶渣肉湯。

    廣播電視節(jié)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相輝映

    節(jié)日期間,打開收音機、電視機、你同樣可以感受到濃濃的高原情調。

    西藏人民廣播電臺的名牌節(jié)目《空中雪蓮》、《高原時空》、《對國外藏族同胞廣播》先后播出近50組藏歷年特別節(jié)目,那悠揚而絢麗的音樂天地,把人們帶進了雪域文化的氛圍,而電臺記者格桑丹增與拉薩、阿里、昌都、山南、日喀則、那曲、林芝7個地區(qū)、市負責同志的電話交談又使人們回顧了“九五”起步之年的輝煌。

    電視節(jié)目比往年豐富多了。以藏族為主體的西藏年輕的電視工作者今年推出了三臺晚會:大型綜合電視文藝晚會《吉祥的彩虹》、相聲小品晚會和首屆西藏新年音樂會。節(jié)日期間,走家串戶,議論這幾臺晚會是人們的熱門話題之一。大家說,西藏終于有自己的春節(jié)、藏歷年晚會了。老百姓愛看、看得懂、高興滿意。

    《吉祥的彩虹》電視晚會還創(chuàng)造了西藏電視文化發(fā)展史上的幾個第一:第一次用藏語主持和演出一整臺大型文藝晚會;第一次由西藏電視工作者現(xiàn)場直播這樣的晚會;第一次在電視中集中展示西藏各地的文藝工作者表演的音樂、舞蹈、相聲、小品等高原藝術精品;第一次由西藏電視臺的編導和全區(qū)文藝工作者舉辦這個長達3小時40分鐘的節(jié)目。在內地享有盛譽的藏族歌唱演員益西卓瑪、郭瓦加毛吉、拉毛措、亞東、多吉才讓也專程趕到拉薩為這場晚會表演。才旦卓瑪演唱的《心中的格?;ā窛M懷深情,風采不減當年。這是近年來她繼《一個媽媽的女兒》之后推出的另一首新作?,F(xiàn)任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西藏政協(xié)副主席的才旦卓瑪對我說,她要繼續(xù)為人民歌唱,爭取再推出幾首在國內有影響的好歌。

    由著名藏族指揮家俄珠多吉指揮的西藏首屆新年音樂會以高雅歡快的中外名曲為古老的高原文化注入了清新的氣息?!洞汗?jié)序曲》、《女戰(zhàn)士與炊事員》等的演奏,顯示了俄珠多吉對祖國音樂的深刻理解;《卡門序曲》、《撥弦波爾卡》、《輕騎兵序曲》、《藍色多瑙河》、《拉德斯基進行曲》的旋律又使人連想起在世界上久負盛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F(xiàn)在,中國的藏族音樂家們也在雪域高原奏響了這些全人類共同的音樂精品。演奏這場音樂會的西藏交響樂團是臨時組建的,60余名藏族演員來自全區(qū)各地文藝團體。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晚會上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的鋼琴獨奏演員,20歲的俄珠桑姆是國家一級指揮俄珠多吉的女兒,她于去年畢業(yè)于四川音樂學院,這次是她首次登臺,父女合作,看得出,她是一位很有才華的演員。文化部副部長高占祥為這場音樂會題詞“雪域交響,曲高合眾”,著名指揮家李德倫的題詞是“祝賀俄珠多吉指揮97首屆西藏交響音樂會演出成功?!?/p>

    各民族同慶藏歷年

    在拉薩過藏歷年的,除藏族、門巴族、珞巴族同胞外,還有漢族和我國其它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期間,處處都能感受到這種民族大家庭的親情。

    一位叫次仁卓瑪?shù)牟刈謇厢t(yī)務工作者告訴我,藏族大年的初一晚上,她接到好幾個內地來的長途電話給她拜年,有的是她五十年代在內地學習時的漢族老同學,還有一位是曾經(jīng)在西藏山南醫(yī)院當院長的漢族老同志打來的,他說在青島看到了西藏電視臺上星節(jié)目《吉祥的彩虹》,感到特別親切。

    與我一起進藏的西藏電力廳副廳長老齊是一位蒙古族同志,當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他時,他說,我能和藏族同胞在拉薩過藏歷年,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他表示要保證藏歷年期間讓拉薩市民和重要部門的用電,讓大家過好節(jié)。

    在藏族工人阿努家,我見到來自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李出玉,他是一位朝鮮族,今年25歲,去年主動要求進藏,在自治區(qū)國稅局工作,負責培訓西藏國稅干部。他告訴我,這幾天他天天和遠在萬里之處的父母、妹妹通話,他說,在拉薩過年,比在東北還熱鬧,他非常喜歡這里的歡樂氣氛和民風民俗。他有一個藏族名字叫尼瑪次仁,是藏族阿媽起的。言談中我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學會了一些藏語日常用語,看得出,他對西藏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過藏歷年,世界屋脊又長了一歲,在奔向新世紀的征途上,西藏又踏上了新的里程。

    扎西德勒!向雪域高原上的240萬各族人民拜年!

    (1997年2月11日藏歷正月初四寫于西藏拉薩布達拉宮腳下)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