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西藏新聞網 > 新聞 > 西藏要聞

考古新成果:西藏中部最早新石器湖濱遺址

2025年01月24日 09:19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瑪不錯遺址全景

瑪不錯遺址第一期出土遺存典型骨器、石器、蚌器、滑石珠等。

瑪不錯遺址第二期出土遺存中典型陶器?!?/span>

圖由西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研究所提供

新華社拉薩電(記者 春拉)記者從西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研究所獲悉,我國聯(lián)合考古隊員歷時5年發(fā)掘的瑪不錯遺址為目前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續(xù)時間最長、文化序列最清晰,且在被多種外來要素不斷影響下依舊保持自身文化特色鮮明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湖濱遺址。

瑪不錯遺址位于西藏日喀則市康馬縣瑪不錯湖岸,海拔4410至4430米,分布面積14萬余平方米,目前發(fā)掘面積1650平方米。

據悉,2019年我國聯(lián)合考古隊在開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人類活動歷史及其影響”的調查工作中首次發(fā)現瑪不錯遺址。2020年至2024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西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研究所聯(lián)合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蘭州大學、北京大學、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多家單位在該遺址連續(xù)開展了田野發(fā)掘工作。

考古隊員在發(fā)掘過程中,對所有發(fā)掘出土的堆積進行3毫米篩選,采集陶片等遺物標本共計2000余袋;采集浮選、植硅體、土壤微形態(tài)、殘留物、沉積物古DNA、光釋光等樣品1300余份。

研究結果顯示:遺址主體年代跨度距今4800年—2000年。發(fā)掘出土的古遺存證明,瑪不錯先民屬于典型的東亞人種,是高原本土人群的代表。瑪不錯遺址第一期以漁獵為主要經濟,食性顯示以魚為主要食物來源。

瑪不錯遺址聯(lián)合考古隊領隊夏格旺堆說,瑪不錯遺址豐富遺跡遺存的發(fā)掘與多學科研究,為西藏中部史前文化首次尋找到了距今4000年前的“歷史源頭”。此外,瑪不錯遺址第二、三期的文化面貌明顯有別于西藏已發(fā)現的其他遺址,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文化類型“瑪不錯文化”,這一發(fā)現是繼卡若、曲貢遺址之后,西藏新石器考古領域的又一座里程碑。

值得關注的是,瑪不錯遺址位于青藏高原與南亞交界地帶??臻g上,位于文化交流的樞紐;時間上,發(fā)現了一批具有明確出土層位和高原測年最早的外來遺存,包括稻、粟、黍、海貝、象牙、羊、青銅器、滑石珠、費昂斯、紅玉髓等。這些發(fā)現不僅填補了高原地區(qū)跨大陸文化交流的諸多空白,也為我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與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形成提供了可信的佐證。

夏格旺堆說,“瑪不錯遺址為我們提供了理解史前高原人群如何圍繞湖泊資源,通過各方文化融合在不同發(fā)展階段采取不同文化經濟策略適應發(fā)展的實踐例子,生動地展現了青藏高原腹地高海拔區(qū)域史前人群在與南亞接壤的喜馬拉雅中段的高原邊地適應環(huán)境、文化傳承與交流互動中艱辛但光輝的生存歷程。”

責任編輯:央宗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