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瀘定大渡河興康特大橋?!∮浾摺埶加辍z
“參加通車儀式的時候,一種責任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弊鳛檠趴担o石)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世佳回憶起2018年底瀘定大渡河興康特大橋(以下簡稱興康特大橋)建成通車時的情形說。
8月下旬,采訪組一行來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瀘橋鎮(zhèn)咱里村,雅康高速(雅安至康定)公路從這里穿越高聳的二郎山,在寬闊的大渡河上,興康特大橋如同一條巨龍跨越兩岸,一路直通康定,十分壯觀。
雅康高速公路是成都平原連接甘孜藏族自治州進而通往西藏的重要通道,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四川雅安經西藏至新疆葉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興康特大橋也被譽為“川藏第一橋”。它是雅康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橋全長1411米,主橋長度1100米,建設歷時4年,是一座超大跨境鋼桁梁懸索橋。這座獲得2個“第一”、5個“首次”的超級工程,2019年榮獲有橋梁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古斯塔夫·林德撒爾”金獎,并登上了2019年發(fā)行的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65周年紀念郵票。
李世佳介紹,由于建設在高海拔、高烈度地震區(qū)、復雜風場環(huán)境下,興康特大橋的建設難度系數極高。建設者們面臨著“地形極其復雜、地質極其復雜、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其脆弱、氣候條件極其惡劣、施工極其困難”的挑戰(zhàn)。
“為解決這些世界級難題,保證興康特大橋的建設和通行質量,建設者們弘揚‘兩路’精神,孜孜以求,進行了許多創(chuàng)新?!崩钍兰颜f,比如在解決高烈度地震區(qū)特大跨徑橋梁抗震問題方面,大膽更新傳統理念,在橋塔塔柱、橋塔橫梁、中央扣、約束體系等環(huán)節(jié)均有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首次將防屈曲鋼支撐用作懸索橋的中央扣,能有效抗震從而保證主梁安全。
雅康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從成都繞城高速公路出發(fā),3.5小時就可以到達康定市,較之前的通行時間縮短近一半,極大地提升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交通出行條件,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
咱里村就位于興康特大橋下,這里是川西高原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地質環(huán)境條件復雜,雨季泥石流頻發(fā),出行不便是當地群眾面臨的普遍難題。
李世佳回憶,2014年因修建興康特大橋第一次到咱里村勘察現場,車輛在路上堵了兩天,工作結束后他們只能坐著摩托車離開。他說:“興康特大橋沒通之前,從咱里村走出二郎山要繞兩個小時,前往成都大概需要7個小時?!?/p>
“2018年以前,老百姓主要以種地為生,但因路況不好,特別是在夏季,經常降水滑坡導致道路中斷,農產品運輸出去比較困難?!痹劾锎妩h總支書記杜永昌告訴記者,現在路好了,當地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游玩,村里的農特產品也能運出去售賣,大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走進咱里村,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成片的金絲皇菊含苞待放。路通了,游客也多了起來。村里建起了游客中心、房車營地、318打卡廣場,在這里抬頭就能看到“超級工程”興康特大橋,不少游客專門來此打卡。
咱里村是一個因水電建設而形成的移民村,剛開始,村“兩委”也時常為產業(yè)振興而撓破頭皮。如今因路而興,富民產業(yè)搞得欣欣向榮。
杜永昌介紹,一部分人專門搞起了旅游服務,依托瀘定橋、興康特大橋、鄉(xiāng)土風情等旅游資源,開民宿飯店、賣土特產品等,僅今年“五一”期間,就接待了超過一萬名游客。另一部分人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搞特色種植,村里共種植200余畝蘋果樹,預計今年產量達30萬斤,還有30多畝金絲皇菊。
說話間,杜永昌打開咱里村數字合作社平臺,入駐的20多戶商家店鋪里,上架了眾多當地土特產,賣得最好的屬蘋果。除了老百姓自己通過電商、物流運輸到成都、康定等地銷售外,駐村企業(yè)“詩與遠方”也和咱里村簽訂合約,每年大量收購當地農產品。
高向斌是咱里村四組人,也是村里最早種蘋果樹的人。在他的帶動下,現在四組共有90戶村民種植蘋果樹,其中有30戶村民家的果樹已經掛果。他說:“現在瀘定蘋果的名氣很大,雖然價格比一般的蘋果貴,但不愁銷路。我們還成立了瀘定縣鑫宏鑫種植合作社,致力于規(guī)?;?、規(guī)范化種植,帶領更多鄉(xiāng)親致富?!?/p>
(西藏日報四川日報川藏線聯合報道組 記者 王香香 馬國英 周輝 蘭珍 彭琦 張思雨 瑯珍)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