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縣下亞東鄉(xiāng)仁青崗村有三位老阿媽,分別是次仁曲珍、達吉和普赤。年紀最大的是次仁曲珍,今年已經(jīng)70歲了。
三位老阿媽30多年來,堅持給詹娘舍等哨所背送物資。她們的感人事跡在全國流傳。
她們現(xiàn)在生活得怎么樣?
國慶前夕,2024西藏“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網(wǎng)絡主題活動采訪組一行來到了達吉老阿媽家中。
圖為達吉老阿媽家的小院。
圖為三位老阿媽近照,從左至右分別是普赤、達吉、次仁曲珍。
三位阿媽是同村人,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幾十年的人生歷程使她們深深懂得:是共產(chǎn)黨給了她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她們常常教育自己的子女:“是共產(chǎn)黨,是解放軍給了我們藏族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可不能忘記黨的恩情??!”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這三位藏族阿媽決定每周或半個月一次為哨所免費送去自己種的新鮮蔬菜。
從海拔2800米的下亞東鄉(xiāng)仁青崗村起,通向海拔4655米的雪域哨所詹娘舍,有一條崎嶇難行的山間小道,這條天路,見證了三位藏族阿媽和雪域哨所官兵30多年不間斷的濃濃親情。
圖為三位老阿媽前些年給哨所官兵送菜的照片。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一些退役的老兵,建了個微信群,把三位老阿媽拉了進去。逢年過節(jié),經(jīng)常會有老兵問候老阿媽們,給他們打視頻、聊近況?!±习寕円矔l(fā)微信給她們。
哨所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三位老阿媽依然每隔兩周還 要上哨所送菜、送包裹。
當問及她們的身體吃不吃得消時,普赤老阿媽有點支氣管炎,說話帶喘: “年紀大了,就是血壓有點高,其它都還挺好。”
德吉老阿媽拿出了老相冊和這些年來獲得的榮譽給我們分享。
圖為三位老阿媽送菜的老照片。
圖為達吉老阿媽獲得的部分榮譽。
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駐地部隊的幫助下,亞東老百姓,特別是三位藏族老阿媽,她們家的生活條件逐年改善提高,如今已經(jīng)住上了新建成的漂亮寬敞、美麗清潔的藏式別墅庭院。
“這還不算,我們村里還通了網(wǎng)絡呢!孩子們想我們了還能用手機視頻。”次仁曲珍沒有想到自己老了老了,也能學孩子們趕一回時髦。
受三位老阿媽和詹娘舍哨所官兵之間這段30多年的軍民魚水情的浸潤,仁青崗村民擁軍、軍愛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還在以其他方式繼續(xù)著、接力著、延伸著。
采訪最后,三位老阿媽唱起了那首祝福歌,祝福大家平安吉祥。(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記者 龍會琴 董秀麗 劉金鵬)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