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 新聞 > 國內要聞

【昔日貧困村現(xiàn)今的模樣】華溪村,如今事事有保障!

2025年03月31日 16:11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昔日貧困村現(xiàn)今的模樣】

說到“脫貧攻堅”,大家都會想到“兩不愁三保障”這個詞——“兩不愁三保障”是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

何謂“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有保障、基本醫(yī)療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2019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xiāng)華溪村考察時,曾專門就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進行過調研。

6年過去了,華溪村現(xiàn)在情況怎么樣?又是一年春草綠,伴著春風,沐著春雨,記者朝華溪村趕去。

一路與蜿蜒的長江相伴,道路緊貼著崖壁;隧道一個接著一個,似乎永遠沒個盡頭。這里屬武陵山區(qū),山連山、山套山,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曾經(jīng)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

車又沖出一個隧道,眼前終于現(xiàn)出一塊平地——說是平地,實際上是一條狹長的山坳。一座又一座土黃色的二層或三層的樓房,依山勢錯落有致地鑲嵌在那片蔥綠的海洋里。

整個村莊靜悄悄的。人哪里去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位老人,一打聽,原來都在村委會的那個院壩里開會呢。

半個籃球場大小的院壩里,人擠得滿滿當當。農村集會時那種特有的喧鬧,透著濃濃的喜氣。

“靜一下,靜一下!各家都來人了?今天開會,報一下我們那個基金的使用情況!”一位干部模樣的瘦高漢子站在院壩中央,大聲說著,“去年的開支,已經(jīng)曬出來了,大家有啥子意見,都提嘛!”

剛被一場春雨洗過,薄霧在山坳飄來蕩去,鳥兒啁啾著飛過頭頂。

“去年夏天那場大雨,泥石沖到我屋頭。我這個殘疾,哪里搞得動嘛!還是村頭拿基金幫我搞的!”一位四十多歲的漢子率先開了腔。

一位面色紅潤的中年婦女搶過話:“前段時間看肺病,花了好多錢!醫(yī)保報了大頭,基金又補助了1000塊!”

“我說兩句。我說兩句……”一身花布罩衫,一頂紫色線帽,人群中,一位老婆婆用拐杖顫巍巍地搗著地,攔住了眾人的話頭?!榜R婆婆你說嘛,你最有發(fā)言權?!睅讉€年輕人笑著請婆婆先講。

老婆婆叫馬培清,已年過九旬。她清清嗓子,說:“好安逸,現(xiàn)在的日子,好安逸噻!有老保、有分紅,每個月還有補助……”

有個中年漢子逗她:“婆婆,照這個安逸法子,您老人家是不是朝著100歲、200歲活?”又有個年輕娃兒問道:“婆婆,以前你們是怎么過日子的?”

“老輩人啷個說我們華溪村嘞?‘兩山夾一槽’‘巴掌田’‘雞爪地’,只能種紅苕,種苞谷,種洋芋,苦得很噻!山旮旮里,人老了就怕得病,出不去,又冇得錢,還不是在屋里頭忍起……”

“馬婆婆說的是??!”一直站在院壩中央的那個高瘦漢子接過話茬,“以前莫說看病了,我們小時候上學,走好遠的路,有時連鞋子都跑脫了。小娃兒最怕老師拖堂,拖了堂,天黑都不到屋!”

“不光上學冇得保障,住房、醫(yī)療哪個不惱火?”院壩里嘰嘰喳喳。

“所以嘛,那年總書記來我們村調研,說貧困群眾脫貧最基本的標準,就是‘兩不愁三保障’,我們首先要把這個工作搞扎實!”

高瘦漢子話音剛落,一位大嬸的高嗓門響了起來:“這個我有發(fā)言權!這幾年,我和我家那口子連著長瘤子,要是冇得醫(yī)療保障,家早就散了。”大嬸的眼神亮亮的:“我老伴7萬多的手術費,個人才出了幾千。這幾年家里病人不斷,可是日子冇受多大影響。有了保障,才有了健康;有了健康,才干得起勁?!?/p>

“是啊,你兩口子一個種藥材,一個賣藥材,找錢找得好起勁喲!怕要成村里首富了吧?”幾個年輕人和婦女打趣。

院壩笑成一片……

趁鄉(xiāng)親們聊得歡,記者擠到高瘦漢子身邊。他就是我們要找的華溪村黨支部書記王祥生。

“看得出,‘兩不愁三保障’讓咱華溪人過上了好日子。但是書記,這錢從哪里來?”記者拋出了心中的疑問。

“這個問題問得好!確實,要做到‘兩不愁三保障’,必須有財力支撐。財力哪里來?靠發(fā)展產(chǎn)業(yè)。”

王祥生介紹:這些年,村里除了開民宿、搞農家樂旅游外,還發(fā)展了脆桃、脆李、木瓜等產(chǎn)業(yè)。同時,配套這些蜜源植物養(yǎng)殖中蜂?!斑@里的海拔、氣候、土質適合黃精生長。這個東西市價高。村里從育苗、種植到深加工,發(fā)展起了黃精產(chǎn)業(yè)鏈??窟@個產(chǎn)業(yè)鏈,村里的家底越來越厚實?!?/p>

“有多厚實?”記者想探探虛實。

不料,王祥生賣起了關子,狡黠地眨眨眼:“這可是商業(yè)秘密?!比缓螅D移了話頭:“村頭有了產(chǎn)業(yè),集體有了‘活錢’,群眾的事就好辦了噻?!?/p>

不等記者追問,王祥生繼續(xù)介紹起來:村里組成了華溪村股份經(jīng)濟聯(lián)合社,幾乎家家都參加了。為了讓村民得實惠,聯(lián)合社規(guī)定:將利潤的60%給社員分紅,10%用作發(fā)展,剩下的30%設個基金。

“這個基金是為了防止返貧專門搞的。我們的打算是,除了國家政策扶持,自己也要自力更生,想方設法替國家分憂。不光是‘兩不愁三保障’有著落,村里還給70歲以上老人發(fā)生活補助、給考上大學和應征入伍的娃兒發(fā)獎金?!?/p>

王祥生帶記者來到了村委會門口的公示牌前:“你看,都在這里了。這是今年看病村民的補貼;這是村里頭70歲以上老人的補貼;這是應征入伍的娃兒們的補貼……村委會還考慮著,再設幾項補貼呢!”

(記者 賈月洋 張國圣 李宏 黃漢鑫)

責任編輯:程利娜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