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藏初中班(校)招生規(guī)定
為認真做好2022年西藏初中班(校)招生工作,確保公平公正,根據教育部有關要求,結合我區(qū)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
一、招生對象
(一)區(qū)內世居兩代以上(含兩代)的藏族、回族、怒族、傈僳族、納西族、門巴族、珞巴族、夏爾巴人、僜人(以下簡稱“藏族及區(qū)內少數民族”)應屆小學畢業(yè)生。
(二)進藏干部職工子女應屆小學畢業(yè)生。
二、報名
(一)報名條件
1.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品學兼優(yōu),遵紀守法。
2.身體健康,無病毒性肝炎、結核等傳染性疾病,無心臟病、癲癇病、抑郁癥、精神病病史,無耳聾、足跛等嚴重影響學習的情況。
3.戶籍在藏(截至報名時間結束),年齡為11-14周歲(2008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之間出生);區(qū)內高海拔四類地區(qū)和邊境縣所屬邊境鄉(xiāng)鎮(zhèn)農牧民子女年齡可適當放寬至15周歲。
4.堅持“考生自愿、家長同意”原則,報名時須簽訂《家長承諾書》《學生承諾書》。承諾書一式三份,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招錄學校、家長(考生)各持一份留存。
5.藏族及區(qū)內少數民族干部職工子女考生,戶口在報名地(市)范圍內,且父母至少一方在報名地(市)范圍內工作,須提供工作單位所在縣級及以上組織或人社部門出具的其父母至少一方的證明材料。
6.藏族及區(qū)內少數民族居民子女考生,戶口在報名地(市)范圍內??忌S父母至少一方為報名地(市)范圍內居民的,須提供當地鄉(xiāng)(鎮(zhèn))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其父母至少一方為當地居民的證明材料;考生隨父母至少一方為報名地(市)范圍內農牧民的,須提供當地鄉(xiāng)(鎮(zhèn))出具的其父母至少一方為當地農牧民的證明材料。邊境鄉(xiāng)農牧民子女考生戶口在邊境鄉(xiāng)(鎮(zhèn)),且隨父母至少一方為當地農牧民,須提供當地鄉(xiāng)(鎮(zhèn))出具的其父母至少一方為當地農牧民的證明材料。
7.進藏干部職工子女考生,戶口在報名地(市)范圍內,且父母至少一方在藏工作八年及以上(截至報名時間結束),須提供其父母至少一方工作單位所在縣級及以上組織或人社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證明材料須注明父母姓名、工作單位、進藏工作時間等。
8.下列人員不得報名
(1)未完成小學階段教育者;
(2)已取得初中階段學校及以上學籍的在校就讀生;
(3)不符合招生對象或報名條件的考生。
(二)報名工作
1. 報名時間:4月22日至5月5日,審核時間:4月25日至5月8日。所有考生一律采取網上填報信息、網上資格審查的方式報名。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按規(guī)定時間組織好報名工作,逾期不予辦理。
2.報名網址:
自治區(qū)教育考試院門戶網站)和西藏自治區(qū)西藏初中班(校)招生考試信息管理系統。
3.報名材料:戶口本(卡)、二代有效身份證、源于全國中小學生學籍管理信息系統的小學學籍信息檔案(即學籍表,需畢業(yè)學校簽章認定,不得使用其他學籍證明)、考生及監(jiān)護人電子照片(免冠藍底,JPG格式,寬240像素×高320像素,不超過50 KB)、《西藏自治區(qū)西藏初中班(校)招生全區(qū)統一考試報名表》(以下簡稱“報名表”)。申請報考西藏初中班(校)的考生,須填寫《西藏自治區(qū)西藏初中班(校)招生全區(qū)統一考試報考資格審查表》(以下簡稱“審查表”)、《西藏自治區(qū)西藏初中班(校)招生全區(qū)統一考試思想政治品德審查表》(以下簡稱“政審表”)。申請借考的考生,須填寫《西藏自治區(qū)西藏初中班(校)招生全區(qū)統一考試借考生情況登記表》(以下簡稱“借考表”)。
4.報名辦法:區(qū)內應屆小學畢業(yè)考生(戶籍和學籍均在藏,下同),由地(市)教育行政部門、縣(區(qū))教育局根據生源情況,逐級對應生成報名點學校、班級和報名號,報名點學校統一辦理報名手續(xù);外來應屆小學畢業(yè)考生(戶籍在藏但學籍不在藏,下同),采取網上預報名方式進行注冊(須上傳戶籍與學籍信息材料,并對應選擇戶籍所在地<市>預報名),經地(市)教育行政部門審核,通過短信發(fā)放報名號和密碼后方可進行網上報名。
5.材料使用與管理:所有考生上網填報信息前,須下載并填寫報名表(也可到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領?。?,對照所填寫的原始內容錄入系統。報名表、審查表、政審表、借考表最終以系統生成為準,報名表須考生及家長簽字有效,審查表、政審表、借考表須按要求辦理審核??忌毎磮竺到y要求正確規(guī)范上傳材料,確保上傳材料清晰可辨,避免因上傳材料不規(guī)范導致審核困難,影響資格審核進度或結果。簽字有效或審核同意的報名表、審查表、政審表、借考表另需逐級留存,最終統一交報名所在地(市)教育行政部門匯總。
6.資格審查:資格審查工作在各地(市)招委會、西格辦的領導下,由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報名資格要求和操作規(guī)程組織實施。要重點對戶口本(卡)、學籍信息檔案、報名資格審查表及其他證明材料的真實性進行核查,并對核查結果的真實性負責,各類材料逐級留存。
區(qū)內應屆小學畢業(yè)考生的報名信息由報名點學?;蚩忌救松暇W填報,提交材料自行準備。報名點學校負責對本校未報考西藏初中班(校)的考生進行信息審核確認;報考西藏初中班(校)的考生,經縣(區(qū))教育局預審核確認后,再由地(市)教育行政部門最終審核確認。
外來應屆小學畢業(yè)考生憑報名號和密碼,自行上網填報信息,提交材料自行準備。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審核確認。
(1)考生及其父母一方戶籍信息中的出生申報登記、出生地、籍貫信息等均可作為對其認定的依據;認定困難的可通過出生醫(yī)學證明、結婚證、撫養(yǎng)證明等有效材料予以佐證;認定過程中出現分戶、跨代等其他情況的,應堅持有利于考生的原則,通過各種有效支撐材料,具體情況具體研判。(2)干部職工子女考生資格審核要基于戶籍信息,按照“工作所在地能報盡報”的原則實施。對跨區(qū)域調動的在職干部職工子女,可給予“一年”為限的過渡期,即調入超過一年的在現工作地報名,調入不足一年的可選擇在原工作地報名;對退休(退役)的干部職工子女,可在退休(退役)所在地或戶籍所在地報名;認定困難的可通過單位在藏備案資質材料、單位上級主管組織或人社部門證明、個人在藏工作履歷(含年度或績效考核材料等)、個人社保信息等作為支撐材料佐證。(3)由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統一安排的易地搬遷群眾子女報考,可選擇在遷入地或遷出地參加報考和錄?。ò徇w滿五年或在遷入地從小學一年級就讀的,執(zhí)行遷入地相關政策),其報名、考試由報名所在地負責,評卷、體檢、招生工作由錄取所在地負責。
資格審查合格的考生分別由各地(市)、縣(區(qū))教育行政部門、考生所在報名點學校向社會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
7.其他事宜
(1)申請借考的進藏干部職工子女考生,由地(市)教育行政部門匯總,于5月11日前報自治區(qū)招生辦審核同意后,方可在借考地參加考試和體檢??忌稍谖鞑刈灾螀^(qū)教育考試院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西藏微青年”或通過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指定渠道查詢借考信息。借考生憑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卡)原件,在規(guī)定時間內到借考地領取準考證和《考生須知》。
(2)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要于5月11日前完成本考區(qū)考生考點分配;自治區(qū)招生辦于5月13日前完成考生考場隨機編排并反饋各地(市);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于5月15日前須認真復核考生人數與編場情況,并完成各科試卷及答題卡需求申報工作(各科試卷、答題卡、備用卷、備用答題卡為30份一袋)。
(3)各考區(qū)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時間,距開考7個工作日之前完成各項編場數據信息的核對、備案、打印、整理與發(fā)放工作??忌陬I取準考證時,須簽訂《誠信考試承諾書》。
三、命題、考試和評卷
(一)命題
1.命題、試卷及答題卡印制工作由自治區(qū)統一組織。命題嚴格按照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和教材執(zhí)行。
2.命題工作注重加強對學生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yǎng)、知識見識、奮斗精神、綜合素質、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思維過程、創(chuàng)新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考查,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和宗教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3.結合不同學科特點,合理設置試題結構,減少機械記憶試題和客觀性試題比例,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比例,積極探索跨學科命題;拓寬試題材料選擇范圍,豐富材料類型,確保材料的權威性,杜絕政治性和科學性錯誤;充分考慮城鄉(xiāng)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增強情境創(chuàng)設的真實性、典型性和適切性,提高試題情境設計水平;規(guī)范試題語言文字,防止出現表述錯誤和歧義。
(二)組考
1.以地(市)為單位設立考區(qū),成立地(市)行署(人民政府)分管領導任考區(qū)主任,教育行政部門主要領導任副主任,公安、保密、衛(wèi)健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考區(qū)委員會。考務工作實行考區(qū)主任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負責領導、組織、管理本考區(qū)的考試實施及處理考試期間本考區(qū)發(fā)生的重大問題??紖^(qū)內根據實際情況可設立若干考點,考點應設在地(市)行署(人民政府)或縣(區(qū))人民政府所在地,利于考生參加考試,利于考試組織管理。因特殊情況需增設考點的,須經自治區(qū)招生辦批準??荚嚬ぷ饔筛鞯兀ㄊ校┙逃?、西格辦政工人事處組織實施。
2.必須充分利用標準化考點(考場)組織考試,各考點必須按照單人單桌等要求規(guī)范布置考場,每個考場不得超過30人,考場應具備安全、安靜、衛(wèi)生、通風、采光好等條件,桌椅整齊,室內除必備物品、板書文字外,不得留有其他任何可能影響考試的物品和字跡。具體按照《西藏自治區(qū)內地西藏初中班(校)招生全區(qū)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guī)定》(藏教考試〔2019〕15號)執(zhí)行。
(三)時間
日期 | 時間 | 科目 |
6月16日 | 9:30-11:30 | 語文(漢語) |
15:30-17:00 | 數學 | |
6月17日 | 9:30-11:30 | 藏語文 |
15:30-17:00 | 綜合 |
(四)科目
學科組(科目組)設置兩大類:學科組A為語文(漢語)、藏語文、數學(藏、漢文版)、綜合(藏、漢文版);學科組B為語文、數學、綜合。各科卷面分值為100分,其中綜合為英語、科學、道德與法治,分別占總分值的15%、35%、50%。
(五)評卷
各地(市)、西格辦要在招委會領導下,于7月2日前統一完成評卷、登分、匯總、核查、上傳、成績發(fā)布與復查等工作。總分以各學科成績合計計算,各學科成績可保留一位小數。
四、劃定政審、體檢最低控制分數線
各地(市)招委會、西格辦要科學制定劃線方案,充分考慮學科組和生源結構情況,結合本地實際于7月5日前完成政審、體檢最低控制分數線劃定工作,并報自治區(qū)招生辦審批同意后,面向社會公布。
五、思想政治品德審查和體檢
(一)思想政治品德審查
報考西藏初中班(校)的考生必須進行思想政治品德審查(簡稱“政審”)。各地(市)要在招委會的領導下,由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政審。政審須如實記錄考生本人簡歷、政治態(tài)度、思想品德與在校期間的真實表現情況,具體由考生所在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并對其真實性負責。對受過違紀處分的考生,另須提供所犯錯誤的事實、處理意見和本人對錯誤的認識及改正錯誤的表現等詳細材料,并對其真實性負責。
(二)體檢
1.報考西藏初中班(校)的上線考生必須參加體檢。各地(市)要在招委會的領導下,由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考生到縣級及以上醫(yī)院進行體檢,體檢項目和標準按《關于印發(fā)<內地西藏班、中職班招生體檢標準(試行)的通知>》(藏教廳〔2011〕25號)執(zhí)行。
2.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須與當地衛(wèi)健部門明確職責,簽訂協議,確保體檢準確性,嚴防錯檢、漏檢及弄虛作假等行為發(fā)生。體檢表須由主治醫(yī)師以上醫(yī)生簽署意見,加蓋醫(yī)院公章方有效。除統一安排的體檢復查外,考生擅自復查的結論一律不予承認。
3.對既往病史及家族病史隱瞞真實情況,致使體檢結果失實造成的不良后果,由考生和家長自行承擔??忌救吮仨氄J真核對體檢信息并簽字確認,因個人失誤所造成的后果,由考生和家長自行承擔。
4.凡參加體檢者須繳納體檢費,標準按醫(yī)院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5.體檢表由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上傳。
(三)政審、體檢工作結束后,上線合格生源名單(預錄取新生名單)須及時匯總,并按統一要求報自治區(qū)招生辦審核后公布。各地(市)要暢通舉報申訴受理渠道,充分發(fā)揮社會監(jiān)督作用,嚴肅查處違紀違規(guī)招生行為。
六、錄取
(一)根據教育部下達的計劃,結合各地(市)人口比例、基礎教育現狀、生源情況、招生學校辦學要求等實際因素,合理分解招生計劃。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要在招委會的領導下,按照“嚴之又嚴、慎之又慎、實之又實、細之又細”的工作方針和“公平公正、規(guī)范科學、安全平穩(wěn)”的原則,充分考慮西藏初中班(校)學校間城鎮(zhèn)、農村比例均衡、性別均衡、生源質量均衡情況,處理好不同學科組和生源結構的關系,集體研究決策,科學制定招生錄取方案并劃定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在規(guī)定的招生對象、范圍、時間內做好招生錄取工作,確保招生名額的70%用于農牧民子女。
(二)照顧政策
1.區(qū)內較少民族(門巴族、珞巴族、夏爾巴人、僜人)考生,在同類招生錄取控制線基礎上降低20分錄取。
2.孤兒院考生(無監(jiān)護人者),在同類招生錄取控制線基礎上降低10分錄取。
3.同等條件下,適當照顧長期在縣及縣以下工作的進藏干部職工子女。
4.邊境班優(yōu)先招收近三年無學生考入西藏初中班(校)的邊境縣所屬邊境鄉(xiāng)(鎮(zhèn))少數民族考生。
5.駐藏公安民警(消防救援、司法民警)烈士、英模、因公犧牲、一級至四級因公傷殘人員子女,按照公安部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教育優(yōu)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號)、應急管理部 教育部《關于做好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教育優(yōu)待工作的通知》(應急〔2019〕37號)和司法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參照公安機關實行司法行政機關人民警察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人民警察子女教育優(yōu)待的通知》(司辦通〔2020〕32號)精神,結合招生錄取工作實際執(zhí)行。公安廳(應急管理部門、司法廳)負責提供符合條件的應屆小學畢業(yè)生相關證明材料,教育廳轉發(fā)各地(市)后向社會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
(三)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要做好新生錄取等各項工作,并于7月26日前將正式錄取花名冊(含簽章版、電子版)報送自治區(qū)招生辦(系統中同步上報),審核蓋章后,由自治區(qū)西藏班(校)管理中心發(fā)至各錄取學校。
(四)因考生自愿放棄錄取資格等原因(自愿放棄考生另須簽訂承諾書,不含體檢復查不合格者)出現的名額空缺,由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在同類考生中按“高分到低分、政審體檢合格”的原則進行遞補,遞補的考生須經自治區(qū)招生辦審核批準后方可錄?。ㄏ到y中同步上報),未經批準擅自遞補的考生不予注冊學籍。此項工作須于8月1日前完成并將遞補名單報自治區(qū)招生辦,逾期不得自行遞補。因入校體檢復查不合格出現的名額空缺,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不得遞補。
(五)西藏初中班(校)正式錄取考生,不得轉錄、轉校。
七、新生入學工作
(一)新生資格復查
新生入學后,學校須對新生入學資格進行全面復查。對不符合條件或弄虛作假者,應取消其入學資格,并報自治區(qū)招生辦、自治區(qū)教育廳學生管理工作處、自治區(qū)西藏班(校)管理中心。
(二)新生體檢復查
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管理辦法》的通知(教民廳〔2010〕10號)精神,西藏初中班(校)新生入學后一個月內,由學校統一組織新生體檢復查。
(三)新生出藏事宜
1.錄取新生持錄取通知書報到入學,由自治區(qū)統籌管理,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統一出藏。出藏前,由生源所在地(市)教育行政部門以縣(區(qū))為單位組織離藏前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校紀校規(guī)、疫情防控知識及出藏注意事項等。
2.進一步規(guī)范學生個人檔案,凡被西藏初中班(校)錄取考生的個人檔案須整理裝袋,嚴禁弄虛作假。
(1)西藏初中班(校)新生錄取登記表(錄取后填寫)。
(2)全國中小學生學籍管理信息系統學籍信息表。
(3)報名表、審查表、考生和家長戶口復印件、家長承諾書、學生承諾書。
(4)政審表、體檢表、錄取通知書復印件。
(5)個人評價手冊(完整的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學習成績及班主任評語)。
(6)預防接種證(含疫苗接種證明)、建檔立卡貧困戶所在縣(區(qū))扶貧辦出具的相關證明(含扶持證復印件)。
八、信息公開公示
(一)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公布有關招生政策、招生計劃、資格審查、考生咨詢及申訴渠道、重大違規(guī)事件及處理結果、最低控制分數線、錄取時間安排、錄取結果查詢辦法等。
(二)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要向社會公布舉報電子信箱、電話號碼、受理舉報的單位和通訊地址,并按照國家有關信訪規(guī)定及時調查處理。
(三)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公示的信息須保留至當年年底,凡公示的有關信息,在上報前至少公示10個工作日。
九、違規(guī)違紀處理
各地(市)要建立健全西藏初中班(校)報名、資格審查、考試、評卷、體檢、錄取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責任倒查機制。
為確保招生錄取工作順利推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錄取資格;構成違法的,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一)在考試中冒名頂替等弄虛作假、舞弊者。
(二)在體檢中如有錯檢、漏檢的情況,追究主檢醫(yī)師的責任;如有弄虛作假等舞弊行為,取消考生錄取資格,并嚴肅查處有關責任人。
(三)在出具、審定考生的報名資格證件、證明、檔案材料等中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的。
(四)在招生工作中指使、縱容、協助、伙同他人舞弊的。
(五)徇私舞弊,致使不合格考生被錄取的。
(六)體檢中因弄虛作假致使考生入校復檢中有問題的。
(七)有其他破壞招生工作行為的。
十、附則
(一)考生可登錄西藏自治區(qū)教育考試院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西藏微青年”及西藏自治區(qū)西藏初中班(校)招生考試信息管理系統查詢有關工作安排和招考信息。
(二)本規(guī)定相關時間安排若有變動,以另行通知為準。
(三)本規(guī)定未盡事宜,按照自治區(qū)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四)本規(guī)定由自治區(qū)教育廳及自治區(qū)教育考試院負責解釋。未經自治區(qū)教育廳或自治區(qū)教育考試招生機構審批授權,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截取轉載解讀本規(guī)定相關條款,不得將本規(guī)定內容用于其他用途,違者依法依規(guī)依紀嚴肅追究責任。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