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旅游人文

寺廟古籍的涅槃重生

2017年07月26日 10:58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記者 記者 孫文娟
分享到:    

開車、趕馬車、徒步……從日喀則市定日縣出發(fā)近三個小時后,自治區(qū)、市(地)、縣三級古籍普查專家組成的考察隊來到位于扎果鄉(xiāng)梅木村的倫措寺。

當一部部古籍文獻從昏暗的經堂中搬出,在灑滿陽光的院內展開時,僧人強巴黝黑清瘦的臉上綻放出笑容?!皟赡昵皩<覀兙鸵呀泴λ略簝让恳徊抗偶墨I進行了登記,同時還教會了我很多有關古籍保護的方法。今天看到他們又為古籍收藏環(huán)境的改善忙活,我很感激。”強巴說。

對一葉葉凌亂不堪的古籍散葉進行認真的分類、整理和建檔,對一葉葉破損粘連的古籍進行搶救性修復,配全配齊裝具,讓眾多早已無法翻動葉面的珍貴古籍重獲新生。

自治區(qū)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區(qū)圖書館副館長邊巴次仁說:“考慮到一些邊境偏遠古籍收藏單位條件較差的實際情況,我們在開展全區(qū)古籍普查工作的同時,優(yōu)先對偏遠艱苦地區(qū)收藏單位的古籍文獻,特別是珍貴善本和孤本進行‘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申報工作,并結合收藏單位需求定制護經板、包經布、護經繩、函頭標簽、書柜等收藏設施設備,盡可能多地扶持這些單位改善古籍文獻收藏環(huán)境,確保珍貴古籍得到有效保護?!?/p>

不難想象,由于古籍絕大多數為紙制品,在保存與傳承過程中,酸化、絮化、老化、霉變、蟲蛀、鼠咬、煙熏、脆裂、粘連等破損現象頻見。如何科學保護這些珍貴的古籍成為擺在工作人員和寺廟僧人面前最棘手的問題。

自治區(qū)古籍保護中心古籍部主任、自治區(qū)古籍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尼夏說:“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本著‘就地普查、就地保存’的普查原則,嚴格按照普查要求進行專業(yè)的建檔、編目、拍攝書影、分類整理等相關工作。古籍文獻整理修復是古籍保護的一種常見方式和重要手段,聽著簡單,其實是一項非常繁瑣復雜的工作。一次完整的古籍修復大概有十幾道工序,費時費力。首先要對這些凌亂的古籍按照內容進行分類整理,再按照葉碼大小進行排序,之后對受破損的古籍進行搶救性修復。搶救性修復包括除塵、去污漬、去油漬、處理粘連,噴水軟化、展平后用吸水紙除塵去漬,最后進行壓平,完成后用專用棉質護經布包裹,書寫函頭標簽,再用專用木質護經板和護經繩保存,存放在特制書柜內?!?/p>

一葉葉整理、一葉葉修復,在時光流淌中,藏文古籍得以重生,藏族文化繼續(xù)傳承……

責任編輯:王惠芳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