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以北80多公里的大城(Ayutthaya)幾乎是一個由廢墟構成的城市,這是我在城中穿行的感覺。隨便一個路口就會撞見一座廢棄的佛塔,鴿子在上面做了窩,來回盤旋。當你靠近這個城市的中心,眼前就只有連片的紅褐色和黑色了,紅褐色的是塔,黑色的是佛像。
佛像絕大多數(shù)沒有頭,有時地上只剩下一只巨大的手,一顆被樹根包裹的佛頭,還有一些曲線非常優(yōu)美、一時讓人無法明白是什么東西的東西,那是佛像身上的某一個部分。
大城建于1351年,15世紀中葉繼素可泰之后成為第二任暹羅首府,直至18世紀,歷時417年。17世紀初期,大城已是亞洲最富庶的城市之一,人口百萬,控制著其北方各地的外貿(mào)交易,來此交易的商人不僅有中國、爪哇、馬來西亞、印度、斯里蘭卡、伊朗、日本人,甚至還有葡萄牙、法國、荷蘭人。
歐洲人在他們的早期文獻中曾提到大城,敬畏地說這里存有大量有價值的庭院和2000座鍍金尖塔式的廟宇。但1767年緬甸軍隊的攻入,使這一切灰飛煙滅?,F(xiàn)在的大城差不多成了一座死城,保留下來的除了殘垣斷壁,最多的就是骨灰塔,仿佛當年的人修建這座華麗都市,只是為了未來有一個存放骨灰的地方。
位于大城古王宮遺址內(nèi)的菩斯里善佩寺,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莫高窟第二”,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三座建于15世紀的佛塔。15世紀的泰國,國庫充足,人民安居樂業(yè),只是沒有發(fā)展軍事,以至于被鄰國緬甸入侵,不僅盜走了170公斤的金箔,還放火燒毀了整個寺院.命運與中國的圓明園極其類似。
我們在大城整整走了一個白天,走過一個又一個寺廟和宮殿,從最初的震撼到最后的麻木。現(xiàn)在如果讓我說起大城,我會想不起我曾去過城內(nèi)三百多座寺廟中的哪一座,但卻對另外兩件事印象深刻。
一個是在大城內(nèi)看到的一間昔日官員的府邸。我們在從WatPhraRam出來找洗手間時發(fā)現(xiàn)了它。兩層的木樓,下面是架空的,很大,二層四面都是房子,有熱帶特有的寬闊的長廊和蔭涼,中間露臺建有一個同樣巨大的涼亭,也是木結構的。
相比中國的木建筑,這里的房子更簡潔也更軒敞,屋子向外的一面都是窗,向露臺的一面都是門,門窗都開著,房與房之間也沒有隔斷,風可自由地從每一個房間的角落吹過。我們躺在古樸、光滑、和整棟房子一樣沒有任何裝飾花紋的木地板上,幾乎沉沉睡去。在看過太多破敗的繁華之后,這間普通的泰式民居,讓我忽然獲得一種寧靜。
另一印象來自于初到大城的瞬間。清晨,天剛蒙蒙亮,太陽還沒有出來,整個城市都還睡著,街上行走的只有化緣的僧人。他們每隔大約十米一個人靜靜地從街道上走過,并不聲張。街口停著一輛車,一個泰國人顯然在車旁已經(jīng)等了很久,遠遠看到有僧人走過,便捧上食物和糖。這里的僧人化緣不接受錢財,只接受物品。
當太陽出來,所有遺跡的門都開了,僧人也就消失了,大城成了游客的天下。我卻覺得,正是因為這些僧侶,因為那個街頭虔誠等待的泰國人,這座荒廢了兩百多年的城市依然活著。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