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旅游人文 > 旅游伴侶 > 出游攻略

12月2日,過西藏“婦女節(jié)”

2015年03月21日 11:22    來源:新華網(wǎng)    記者 陳度
分享到:    

    每到藏歷10月15日這一天的清晨,拉薩郊外的草地上還鋪著一層白霜,城中心的八廓街上卻早已人聲鼎沸、被桑煙熏得熱火朝天。這一天,拉薩的婦女們都會早早起床刻意梳妝打扮,集體相約外出游玩,她們到八廓街去煨桑、為班丹拉姆女神供奉糌粑和酒,當然到白拉姆像前焚香祈禱,為自己的將來許個好愿也是不可少的。拉薩婦女對白拉姆懷有深深的敬意,認為這位女神能保佑自己保持身材苗條、面容姣美,同時據(jù)說這一天婦女們在白拉姆像前許下的愿實現(xiàn)的幾率很大。在這些包含著美滿意愿的傳說中也交織著另一個說法:沐浴節(jié)期間在河里洗過澡的婦女這一年基本不會感冒了,但在藏歷10月15日這一天,婦女們會集體感冒。

    除了到大昭寺膜拜班丹拉姆女神,年輕姑娘們還會成群結隊找路遇的男性要錢,而男性們這一天也尤其大方,不會不給。

    這一天,就是西藏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白拉日珠”,對于這個節(jié)日,有人翻譯成班丹拉姆節(jié),也有人翻譯成白拉姆節(jié)。

    今年的“白拉日珠”折算出來是公歷12月2日,即后天,本周星期三。

    資料圖片:2007年11月24日,幾名拉薩婦女在暢飲青稞美酒,歡度“白拉姆”節(jié)。當日是藏歷10月15日――藏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白拉姆”節(jié)。相傳藏傳佛教最高護法神之一班丹拉姆的女兒白拉姆曾與大昭寺護法神赤尊贊相互愛慕,并私訂終身。班丹拉姆發(fā)現(xiàn)后,把赤尊贊趕到拉薩河南岸,規(guī)定只有每年的藏歷10月15日,白拉姆和赤尊贊可以隔河相見。藏族婦女非常同情白拉姆女神,每年藏歷10月15日,婦女們就會盛裝來到大昭寺燒香、磕頭,朝拜白拉姆女神,也祈求自己的愛情一帆風順。 新華社 索朗羅布 攝

    班丹拉姆的母權傳說

    公元7世紀中葉,藏王松贊干布在拉薩修建了大昭寺,專請印度女神吉祥天女坐鎮(zhèn)大昭寺三樓的護法神殿,做大昭寺和拉薩城的護法。西藏人為遠道而來的吉祥天女取了個藏族名字:班丹拉姆。

    大昭寺內供奉有三尊班丹拉姆像,除了表情狂躁兇猛的惡像,另有一尊蛙臉像和一尊端莊貴氣的善像。但在西藏的民間傳說中,善像和蛙臉像被演變成班丹拉姆的小女兒白拉姆和大女兒白巴東則,此外,一直住在東孜蘇巷對面的東蘇拉姆(意為經(jīng)桿拐角地方的女神),也變成了班丹拉姆的第二個女兒。如果以人類學系統(tǒng)分解這三個女兒的架構,她們則正好構成了情欲、物欲與靈欲的象征,而三個女兒不得不遵從母親的各種意愿的故事,則是母系社會母系權力留存的遺俗。

    對于班丹拉姆的三尊像與她的三個女兒是否對應的問題,美國藏學家戈爾斯坦在一篇研究拉薩街謠的文章中也曾說起,他認為西藏人有隨機創(chuàng)造神話故事的傳統(tǒng),從而使許多神的身份和發(fā)生在她們身上的事都被神話和幻想故事弄得彼此混淆,有些模糊不清。


    如果追根溯源,班丹拉姆是從印度移居到西藏的神,在印度的民間傳說中,她誕生于天神和阿修羅大戰(zhàn)時期,后來又成了印度教和婆羅門教掌管命運、財富和美貌的女神,并成為印度教和婆羅門教第二大主神毗濕奴的妃子、愛神之母、財神朗色之妹。在浪漫的西藏人將她奉為女神的1000多年后,人們又從她身上派生出許多帶有濃厚世俗色彩的傳說:在為她創(chuàng)造了三個女兒的同時,還憑借她們的身份,創(chuàng)制了兩個第一:據(jù)說,白拉姆在人們慶祝藏歷新年期間,曾出現(xiàn)在背水的婦女群中,唱出一些針貶時世、預示來年的民謠,因此產生了西藏第一首歌謠;又據(jù)說,西藏史上第一幅唐卡上所繪的形象就是白拉姆,據(jù)五世達賴所著的《大昭寺目錄》記載:松贊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繪畫了世上的第一幅唐卡——白拉姆像。

    資料圖片:2007年11月24日,藏族婦女在大昭寺的白拉姆神像前敬拜。 新華社 楊光 攝

    民間傳說中的班丹拉姆與她的三個女兒之間的關系,是一出母系權威被挑戰(zhàn)與用強硬手段維護的故事,在故事中,班丹拉姆是一位性格頗有點古怪和不近人情的藏族老太形象。她阻撓了大女兒的婚姻,將女婿次宗贊驅趕到拉薩河對岸的次角林村,一年中只許女兒女婿在藏歷10月15日這一天隔河遙遙相望半柱香的時間;因為二女兒有點好吃懶做,班丹拉姆把她趕到八廓街上流浪,討食為生;三女兒白拉姆則因為一次懈怠,也被懲罰從此身上爬滿老鼠。而老鼠與神共處是印度教中的現(xiàn)象:印度教中教徒把老鼠當作神,認為老鼠是圣加尼西神的使者。這一點上,與班丹拉姆來源于印度教是相吻合的。

    護法神的酒

    在“白拉日珠”這一天,拉薩的婦女們會拎著自己釀好的青稞酒去供奉班丹拉姆和她的女兒們。供奉的過程,就是把酒倒進蛙臉女神像前的一個大肚子鐵桶,酒又從鐵桶尾巴上的軟管里流出來,流出來的酒算是被女神“加持”過了,供奉酒的婦女們會拿剛剛倒空了的瓶子和酒壺去接,沒有帶壺的人則用手捧著,接一些喝了,又把手上沾的酒在頭頂抹抹。

    特意給班丹拉姆和她的女兒們供酒的,一般是上了年紀的婦女,她們除了帶酒,還會帶糌粑和青稞粒,會把這些貢品撒在煨桑爐中。那些從大昭寺里膜拜完又拎著被女神“加持”過的酒出來的婦女們,胸前扎著白哈達,無不心滿意足的樣子,她們會干脆聚在街角的陽光下一起喝青稞酒,一旦喝高興了,就會旁若無人地高聲唱起藏戲,那是不同于流行歌曲的悠遠古老的藏戲,她們的愉悅是真心的愉悅。

    而節(jié)日帶給年輕姑娘們的歡樂,除了可以在神女像前許下心愿,多了心愿達成的企盼以外,她們還會三五成群,在八廓街上找男性討錢,其實能否要到錢都無所謂,儀式感帶來的快樂遠多于錢要到手了的快樂。

    民俗學者說

    在傳統(tǒng)說法上,“白拉日珠”是給女性的節(jié)日,因此現(xiàn)在也有人稱這一天為西藏的“婦女節(jié)”。但已在拉薩生活了近40年的民俗學者張鷹對記者說,在他的印象中,“婦女節(jié)”這樣的稱呼近些年才誕生,女孩子們在街上找男性要錢這樣的習俗從前也沒有。

    一位老奶奶告訴記者:如果細心觀察,會發(fā)現(xiàn)老年婦女與年輕少女過“白拉日珠”的方式并不一樣,老年婦女的節(jié)日內容更多是借這一天老朋友相聚、集體狂歡一次,而少女對節(jié)日的理解更大程度上還停留在“湊熱鬧”的層面上。另外,現(xiàn)在許多男性也會在這一天去拜膜女神,也會喝女神“加持”過的青稞酒,然后與婦女們一起狂歡,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一天已是西藏的一個集體的民俗節(jié)日。 (本稿引用資料:《雪域眾神》,作者廖東凡;印度古詩《梨俱吠陀》)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