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地處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帶,聞名遐邇的拉卜楞寺坐落在此,該寺是安多藏區(qū)宗教文化中心之一。由于地域特殊,故當(dāng)?shù)氐奈幕?xí)俗豐富多彩、獨辟蹊徑。該地區(qū)民居中安置“魯”(龍)神這一習(xí)俗,就很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深層次的文化內(nèi)涵。
這個地區(qū),新房落成時有一重要宗教儀禮,即在家中安置魯神,目的是請它給自家招寶進財。這一宗教儀軌雖已融于拉卜楞建筑習(xí)俗之中,但一般家庭很少舉行,多數(shù)人有聞無睹。最近筆者有幸親眼目睹了這一禮儀的全過程,在此成文,供讀者欣賞。
魯,地下和水里的神
“魯”,在《藏漢大詞典》中的解釋是龍,梵音譯作“那伽”;佛教典籍中所說“八部眾” 中一類水棲的人首蛇身的畜牲;漢文中解釋為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動物,能走能飛能入水;本教中沒有明確說它究竟屬于哪種動物,只是說龍神類的動物有魚、蛇等,其共同特點是長有蛇尾或魚尾。本教徒將這些動物稱龍神或水神,它的處所在河湖井中,其職責(zé)是守護地下的寶藏。
新居必須安置魯神
建新房必須請魯神。新居安置魯神的地方在某間房屋地下,在此之前,新房主人要請拉卜楞寺僧人或活佛占卜請神吉日。拉卜楞藏族稱安置魯神的僧人為“拉索”,意為畫神像者,這里我們稱其為藝僧。藝僧到后先選定地方,人們就將此處挖個深1米左右。直徑約1.3米的坑,目的是要取出該處的不凈之物,如骨頭之類的東西,然后填進潔凈的白土,填至低于地面十七八厘米為宜。藝僧在此平面上指南針測準(zhǔn)方向,利用藏族傳統(tǒng)的天文歷算知識,依此又用圓規(guī)尺度量組成一個邊長約為20厘米的。方形。其內(nèi)灑牛奶,用工具推摩使其更平展,然后將每邊分成90段,用紅白或藍線相對連,4邊的360個分隔點代表1年的360天,藏族天文歷算學(xué)中稱之為360 個太陽日(1個太陽年=12個太陽月=360個太陽日)。魯神像就畫在此正方形上。
藝僧繪出魯神圖像
動手繪魯神前,藝僧要問明該家中男性之年齡、生辰、屬相,再經(jīng)占卜推算,誰的年齡、屬相好,便依此在圖案內(nèi)左邊標(biāo)明“今日時辰” 之位置等。準(zhǔn)備工作做完后,藝僧要用紅白黑黃綠藍粉料繪制龍神圖案。繪制圖案時,藝僧手持內(nèi)裝顏料的“吾格”——長約18厘米的空心黃銅管,這是繪制圖案用的“筆”。吾格的進粉料口直徑約3厘米,出口約0.1厘米,繪圖時用藏刀背輕輕上下搓打其口,粉料便自然流出。半小時左右,一尊人身魚尾、頭上伏有7條蛇、身著袈裟的魯神像繪成了,周圍還白云飄?。唤袢諘r辰圖案呈長方形,長約5厘米,寬約3厘米,用黃色粉料為底,綠紅粉料相雜為邊。整個圖案配料五彩繽紛,線條柔和均等,立體感強,形態(tài)逼真,活靈活現(xiàn),細膩生動,整體布局嚴(yán)謹(jǐn)。
祭祀魯神的儀軌
祭祀魯神很有講究:在魯神像的正前方獻上青稞、大米、豆類、紅白糖等各種食物和“道瑪”(糌粑捏成的供品);其余3個方向獻上花和能開花結(jié)果的植物的枝條,上系白羊毛并點燃佛燈。這些供品意示五谷豐登、財源茂盛、吉祥如愿。同時,留在家里的人要在佛像前點上酥油燈,院內(nèi)偎桑。以拉卜楞習(xí)俗,龍神像邊插的植物枝條禁用帶刺的和木質(zhì)堅硬的品種、不許說“某某東西不夠用了”之類的不吉之語,以示衷心祈愿家庭財源不斷,生活富裕。
覆蓋魯神的居所
供品擺好后,藝僧指示他選中的年齡、屬相合適的人凈手,并左手持“腦吾”和挖土用的、上系白羊毛的工具站在整體圖案左側(cè)。待僧人又誦完一段經(jīng)后,讓他在今日時辰圖案的東西南北4個方向各取少量土放置一盤中,再次取土?xí)r為東西南北中5處,同樣放人盤內(nèi)。藝僧先將這些土撒在眾多施物上,意示家中財物從四面八方滾滾而來。之后依今日時辰圖案之大小往下挖土,將取出的土放入一盤中待用;挖到一定深度后,藝僧將房主提供的金銀、寶石、硬幣、五谷等置放其內(nèi),再倒些牛奶并用白羊毛封口;其左側(cè)安置一寶瓶,周圍裝有柏枝,上蓋白羊毛;一條白色哈達蓋住魯體,哈達上灑些青棵之類的東西,最后用干凈白土覆蓋整個圖案,并將坑填平。至此,藝僧所做的儀式全部結(jié)束
用素食款待藝僧
為了表示房主人對藝僧的感謝之情,理該好好款待僧人。如果是一般的法事,款待他們時必須有手抓羊肉、藏式包子等,但這天,安置龍神的僧人禁食肉類,如果他吃了肉,就等于給龍神灌了毒藥,剛才的一切都白做了,所以主人只給藝僧預(yù)備蔬菜等素食。藝僧回寺時,房主還要敬奉給他們禮物,一般是人民幣,給多少由家庭經(jīng)濟狀況而定;藝僧叮囑房主:將龍神前供奉了的諸如三白——牛奶、酥油、酸奶;三甜——砂糖、蔗糖、蜂蜜;五谷、饅頭、蘋果、柴枝、道瑪?shù)仁┪镆约皬摹敖袢諘r辰”上最后一次取出的土一并拿到祭祀龍神處偎桑將其全部祭祀龍神;將用了的白羊毛系在樹枝上,將各色各類線拴拉在樹之間,線越長,財源越廣。
拉卜楞寺附近信教群眾祭祀龍神的地方在大夏河邊左側(cè),此處花草樹木生長茂盛,樹枝上掛著白羊毛、堅贊則茂(勝利幢)和各色線繩,還有一個用幾塊石板砌成的桑爐,與對岸金壁輝煌的佛殿相呼應(yīng)。
“魯”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極其豐富,有關(guān)它的神話不但在藏族浩繁如煙的典籍中記載較多,而且民間也有許多傳唱。龍神是財富的象征,這是歐亞大陸各民族共同具有的古老觀念。龍,是藏民族之崇拜物,高興時會將福運財氣賜給人們,一旦發(fā)怒,災(zāi)禍疾病殃及人間,人們對它既畏懼又敬仰,世世代代供養(yǎng)它,決不敢觸犯。
關(guān)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wù)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wù)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