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贊干布用生命中一半的時間蕩平吐蕃,用另一半時間建筑輝煌的宮殿和寺廟。
我看到了幾百年前的布達拉宮,因為在近幾百年中,它并無多少改變。時間總是借用空間場地來展現(xiàn)它的形骸--空間容易被看見,而時間卻不能。即使動用我們?nèi)康母泄傧到y(tǒng),時間仍然躲在暗處,如同幕后的謀士,拒不出示他操控世界的雙手。據(jù)說人類空間感的產(chǎn)生先于時間感,我想這大抵是因為空間是在視覺作用下直接呈現(xiàn)出來,而時間則依靠記憶對空間的變化進行組接。
作為空間形態(tài)的布達拉宮座落在布達拉山(即紅山)之上,由宮堡、城堡和林卡三個部分組成。有紅宮、白宮、朗杰扎倉、扎廈、僧官學校、王堅覺、夏欽覺、結(jié)布覺、旦瑪覺、瑤西、藏軍司令部、印經(jīng)院、監(jiān)獄、騾馬圈、供水院等建筑,這些對我而言難于記憶的專有名詞有如一組艱澀的辭條,注釋著西藏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修建史又貫穿一千二百多年,它回環(huán)交叉的走廊和樓梯,可能指引我們現(xiàn)身于任何一個歷史現(xiàn)場--達賴喇嘛一身絳紅色僧袍在白宮的寂圓滿大殿主持修行儀軌、僧俗官員列隊穿越門楣上方排列著象征七政寶的七頭獅子的政務大門、藏軍士兵屹立在了望碉堡上守衛(wèi)城堡、東歡樂廣場上舉行盛大的跳神活動(每年藏歷十二月二十九日),從白宮第八層東日光殿敞廳的窗子里,浮現(xiàn)出達賴喇嘛古奧的面孔--迷宮樣的布達拉宮如同刻度清晰的坐標,為五界中的各色人等安排了明確的位置,而那些偉大的死者--諸如五世、七世、九世、十世、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則被供奉于宮殿最高處的金頂群中,成為布達拉宮的永久居民,在最高處,觀望著尾隨在他們身后的歷史……
但是時間畢竟有著不可估測的深度,即使站在布達拉宮頂端,我的目光也會在時間的某一個遠方戛然而止。在我目光的終點之外,布達拉宮的建筑曾經(jīng)幾度發(fā)生變化。最早讀到有關(guān)布達拉宮的文字是從五世達賴羅桑嘉措的《西藏王臣記》里:
在紅山那里,筑起三道圍城。然后,在圍城當中,修起了堡壘式的宮室九百九十九座,又在紅山頂上修起一座來湊足千座之數(shù)。這些宮室都裝飾以金鈴、塵佛、纓絡等物,顯得十分壯麗,真與天宮相媲美。藏王和王妃的宮室之間,是以銀橋和銅橋來連接在一起。宮室的基地上豎有一千支尖端鋒利的長槍,槍上系著隨風飄動的美麗長幡。四面又有能收集一切財物資具的四門,各門之上是穹窿的屋頂來美飾。外面利用低洼坑道作為跑馬聚點的跑馬場,深二庹、寬十八庹、長三百庹。在坑道上面排列著木板,板上鋪著厚磚。這樣做的作用是,一馬飛馳就有萬馬奔騰之聲??偟恼f來,由于福德的力量,儼然是把羅剎王楞伽山主擁有的十項城,都搬到了雪域西藏的那般景象。
如此神異的描繪在今天看起來有點像夸張的虛構(gòu)。一位神仙建立起自己的宮殿只需施展一點魔法,而對于一位英雄來說則需要建立一番偉業(yè)。松贊干布成為這一命題的接受者。他用生命中一半的時間蕩平吐蕃,用另一半時間建筑輝煌的宮殿和寺廟。對空間的占有仰賴時間的援助,我在想象中聽到時間的塵埃在緩慢地落定,看到紅山的高度在一厘一厘地長高。已經(jīng)很難推測究竟是在什么時候,農(nóng)奴搬上去最后一個石塊,工匠涂抹上最后一道金漆,完整的布達拉宮第一次聳立于高原之上,仿佛俗世中的臣民對天國夢想的總和,絢爛的王宮,完成了對冰雪王國的一次神奇的改造,
據(jù)說當時的布達拉宮雖然在高度上不及今天,但是由于當時紅山和藥王山還是一脈相承的兩座山巒,因而布達拉宮在兩座山巒上錯落鋪展,只有站在現(xiàn)場,才能想象它昔日的雄渾。如此豪華的布達拉宮幻影般消失了,連同松贊干布、文成公主這一對英雄美人風流的影像、俊俏的神姿,以及從未泯滅的雄心,都如江河里的倒影流失于歷史的暗夜里。時間在協(xié)助英雄完成業(yè)績之后,又斷然抽走了由它提供的旋梯--這是它的不可理解之處,它經(jīng)常出爾反爾,親自篡改自己的意志。由于失去了時間的支撐,布達拉宮巨大的空間終于坍塌下來,留下的只是一張謎語樣的地圖和一段銹跡斑駁的傳說。
關(guān)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