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旅游人文 > 旅游伴侶 > 出游攻略

琉璃橋:拉薩廊橋百年風雨路

2015年03月21日 11:23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分享到:    

    一座橋梁一個夢。在中國的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貴州、廣西等地都有著許多美麗的、富于東方情調的中國廊橋。這些不同構造、不同風格的廊橋不僅標志著橋梁建筑的工藝成就,并且每座橋梁都承載著這一方地域歷史的“舊夢”、“新夢”。 

    琉璃橋,這是拉薩最美的廊橋。今天,我們站在這里,追尋屬于曾經的歷史與舊夢。 

    當年,清代詩人孫士毅曾作《琉璃橋》,以歌詠拉薩大昭寺通往布達拉宮途中的這時代之橋:花雨隨渡任溯洄,藏江東下亦縈回。琉璃橋下琉璃水,曾為將軍洗馬來。 

    詩歌風格上雖平實清爽,但是詩人同樣關注的是河與民間傳說的關系,并讓我們從中一窺歷史變幻與記憶滄桑。 

    琉璃橋,名“宇拓橋”,藏語稱“宇拓桑巴”,即“綠松石橋”。位于大昭寺西,宇拓路中段。一說建于7世紀,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修建;一說建于18世紀,為清代古跡,因駐藏大臣衙門與布達拉宮之間有條小河不便往來,而由清政府撥??钚藿ù藰颉T诟咴柟獾恼丈湎?,綠色琉璃瓦橋頂猶如碧玉流光,分外妖嬈。 

    琉璃橋為石筑五孔橋,跨度長28.3米,橋面寬6.8米。橋廊采用藏漢結合的歇山式建筑。橋上為甬堂式建筑,兩邊砌石墻,厚1.6米。東西兩側的墻上分別砌有5個寬為2.3—2.5米的孔洞,孔洞間距均為2.6米,高3.2米,孔洞外側置高1.5米的木欄桿。人字形橋頂覆蓋綠色琉璃瓦,故得名。頂檐建有三種不同圖案的滴水,四角為龍首飛檐。屋脊中央飾1米高的琉璃寶頂,兩端有琉璃供果脊飾。該橋原是連接拉薩古城內外的要道之一。 

    當時宇拓橋的西邊還是雜草叢生的沼澤,人們要想從布達拉宮一帶進入大昭寺,進入屬于那個時代的拉薩,必須從宇拓橋上通過,而且要舉行進城儀式。 

    而現(xiàn)在,琉璃橋已經成為拉薩的歷史符號。在這里,我們已尋不到當時建造者或設計者的名字,但我們仍可以從這遺跡上,回望屬于那段歷史的風風雨雨,重溫那不曾褪色的夢。 

    過去,這座看似檐廊的建筑以清朝駐藏大臣衙門聞名;現(xiàn)在,檐廊建筑的內外滿布大小商店,尤其是檐廊盡頭處的商店,清一色為女性商品,故在琉璃橋臨街的一端豎起了一塊“女人街”的指示牌。女人街還真名符其實:不僅店中的商品為清一色女性用品,而且店中的服務員也是清一色女性。 

    近年來,逛女人街已成拉薩年輕女士的時尚。盡管在不久前,在街頭閑逛曾是沒有品味的代名詞。 

    我們隨機訪問了一些進出女人街的女士,可否知道關于這琉璃橋的點點滴滴,許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只知道這是歷史的東西。歷史與現(xiàn)代融合在一起,便有了一種風范,一種韻致。一種屬于拉薩人的韻致,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 

    站在老榆樹下,看樹影婆娑,水光瀲滟,飛閣流丹。收拾了心情,漫步其間,如行走在歷史的邊緣,凝望現(xiàn)代都市的繁華,不由得自心底吟出: 

    往昔如夢,歲月流歌。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