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錯那之旅純屬偶然,在亞東旅行時問一名藏地司機,還有比亞東更美的地方么?司機不加思索地回答說,有,山南地區(qū)的邊境小城———錯那。于是便有了這次匆忙的錯那之旅,雖只歷經(jīng)點滴,但我已無法用具體的語言去描述所見與所感受的錯那之美。對于足跡踏遍大半個西藏的我來說,多年對旅行沒有太多波瀾的內(nèi)心,在錯那重新蕩漾起來。我想要較長時間保持那份“漣漪”,唯有頻繁地用心“攪動”錯那。
從山上遠望,公路隱藏于其中。
每當身處人造景點抑或是開發(fā)過度的旅游景區(qū)時,我們會感到疲憊與厭倦;所以當偶然拾得一處“人跡罕至”,幾乎還未被開發(fā)的“處女地”時,我們便驚呼其為世外桃源。錯那就是這樣一個偶遇的地方,既兼具高原地區(qū)的“冷傲與干凈”,又擁有江南的詩情與畫意,兩者融合得那么協(xié)調(diào),更關鍵的是其現(xiàn)在還不太為人所知。從2010年該地官方發(fā)布的旅游數(shù)據(jù)可知:2010年中秋與國慶兩大假期,來錯那旅游的區(qū)內(nèi)外人數(shù)僅為523人次。
把自己置身其外,又融入其中,抱著這樣的旅行姿態(tài)去這樣的地方,你就真的融入到了這令人物我兩忘的“世外桃源”。
>>自駕線路
拉薩→山南地區(qū)(澤當)→錯那→麻瑪溝→勒布溝→錯那→澤當→拉薩
從麻瑪溝到勒布溝的路上,偶遇到的牧民。
山南地區(qū)首府澤當鎮(zhèn)距拉薩貢嘎機場約97公里,全程柏油路,行車約1小時;澤當?shù)藉e那230公里,全程同樣柏油路,行程約4小時,有班車直達;從錯那至麻瑪溝約30公里,麻瑪溝隔壁就是勒布溝,公路路況差,越野車最能發(fā)揮作用,每天也有一班中巴車前往。
亦可直接從錯那包車前往勒布溝,其距縣城55公里,包車價格約150元,錯那縣城內(nèi)有包車的點。
線路亮點:從錯那縣城出來不久,順著山谷在古木與竹林相間的原始森林中穿行。公路一直下行,沿途高原湖泊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閃現(xiàn),更有如玉帶高懸的高山飛瀑、滿目翠色的峽谷灘地、珍珠抖落般的山澗小溪、嬉鬧的猴群、斗艷怒放的各色野花。
在稍微開闊的谷地,門巴族村寨散布其中,有蓮花生修行的瀑布、唐僧取經(jīng)圣跡等。在通往瀑布的密林中,隨處可見拜謁地。
縣城紀事
湖的前面,隱秘的樂園
錯那,感動之美
錯那在藏語中是“湖的前面”的意思。錯那是一個縣城,屬于西藏山南地區(qū),其與印度、不丹等國接壤。錯那還是少數(shù)民族門巴族的聚居地之一,門巴族人的文化在這里原汁原味。因其山高谷深,道路艱險,交通閉塞,與外界交往甚少,歷史上被宗教徒稱為“培域吉莫穹”,意為“隱秘的樂園”。
整個錯那境內(nèi)從海拔4000多米至2000多米不等,湖泊數(shù)量之多,不由得使你產(chǎn)生一種幻覺,這里是西藏地區(qū)么?還有濕地、森林覆蓋等,從滿眼望去看不到一棵樹到漫山遍野的野花、油菜花、成片成片的樹木等景象都可在錯那目睹。
整個縣城,僅有兩棵樹
錯那縣城不大,一條筆直的街道,用不了10分鐘即可步行完,站在街道上隨便都能看到遠處的雪山。別看縣城不大,其氣候條件卻特別惡劣。據(jù)說縣城所在地海拔4370米,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整個縣城連一棵樹也沒有。據(jù)當?shù)厝朔Q,由于海拔高,天氣寒冷,樹木無法栽活,加之地下水含有硫化氫,樹木一長大根須就會被毒死。一位經(jīng)常自駕車過來的司機師傅偷偷告訴我們,要是想看樹,在縣城西一個村落有兩棵,也是僅有的兩棵。不知道這兩棵長勢不錯的樹是何年何月種下的,又是怎么存活下來。
在錯那縣城步行非常悠閑,完全不必“顧左顧右”。要是運氣好,太陽比較暖和時,可在公路中間發(fā)現(xiàn)一條正懶洋洋地躺著曬太陽的藏狗,完全無視過往人群與車輛;有時候牛、羊等都會過來湊熱鬧,經(jīng)常站在街道中間左看看右看看。
學校體育場,同樣是牧場
錯那中學就在街道上,在那么多房屋建筑中,屬學校建設得最為漂亮。因當時去正值暑假,學生都放假了,校門緊閉著。好奇的我們靠近校門,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番景象:學校的體育場上不是學生在運動,而是有一群牛羊正安詳?shù)卦诔灾w育場上的草。學校運動場既是體育場,又是牧場,一舉兩得啊。
錯那縣城的夜晚是屬于黑暗的。夜幕降臨時,放眼望去,一片黑暗中偶爾能瞧見零星的星星點點微弱的燈光。可能是因為早晚溫差太大,加上風吹得又特別起勁,大家伙都早早地關門關窗睡覺去了。夜晚獨自走在街上,你會有一種莫名的彷徨,也許是久居城市燈光璀璨,怕被黑暗所吞噬吧。
美景難忘
那里的景,美得肆無忌憚
青山綠水在這里連綿起伏著。
在這一段探路之旅中,無論走到哪里,都是非常美的。要說景點,似乎每一處都是一個值得你停留下來拍照的地方。這里的景,就是很肆無忌憚自然著的,沒有太多人為的破壞和干擾,來到這里,你會有融入自然的原始心境的。
同時,這里的路也是挺不好走的,特別是在錯那去麻瑪溝的這一段路,隨時有可能發(fā)生泥石流和塌方。我們在路上也有遇到過石頭在我們車過之前,滾落到前面的路上,慶幸嗎?也沒有,心態(tài)很平和,覺得很正常,該遇到什么就是什么,在這樣的地方,是適合把自己置身其外的。
去錯那的路上翻越一座雪山,白皚皚的雪山。下山的路,因為之前剛下過冰雹,在地面上累積了大概6厘米的厚度。那些沒被冰雹覆蓋的石塊和積雪的地方又是另外一種景色的美。
這段路很不好走,景色卻很美很美。這一段的景色也一直是在變化著的,可以看到飛流直下的瀑布、山坡上的油菜田、河谷里的小溪、恣意開放的野花,還有半山腰的村莊。不同的景,也有著不同的趣味。在山谷里,伴著高山溪水,到處都是原始的氣息。
遼闊大地上,這個地方是以顏色取勝的
青山綠水在遼闊的大地上連綿起伏著,延伸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轉眼又是綠油油的農(nóng)田,加上旁邊的綠樹,不同層次的綠,或深或淺,互相輝映,恰到好處。再往前走,景色一變,是澄黃澄黃的土地,又有一抹綠色的草原嵌入其間,剎那間明白,這個地方是以顏色取勝的。
到麻瑪溝需要穿越原始森林,趕上下雨的時候,整個森林就會云霧環(huán)繞,顏色變深了,山谷好像變成深綠色。
在麻瑪溝的山頭可以在邊境看到印度的那邊,當時下著雨,云霧迷蒙的,看不清什么。中印邊境還是中國最具爭端的邊境之一,這條線劃走了中國大片肥沃的土地還有大片茂密的森林,所以對所謂麥克馬洪線,中國始終都沒有承認。
那里的動物,是點綴自然的奇葩
民把藏獒視為忠誠的朋友。
在這么一個空曠和自然的地方,如果缺少一些動物的話,會給人寂寞的感覺。巖羊、馬兒、牦牛、藏獒、羊群和牛群這些生靈就像點綴在這片土地的奇葩一般,效果無異于在這片土地上“錦上添花”。
在錯美,巖羊隨時都可能出現(xiàn)在你眼前,也隨時都可以在眼前消失。巖羊因喜攀登巖峰而得此名,它們的皮毛很接近巖石的顏色,靜止的時候是可以和巖石以假亂真的。它們在巖石上跳躍著,相當?shù)撵`活,好像彈珠灑落地上,迸濺開來的樣子。它們還是有點怕生人的,走近的話,它們就會拔腿而跑。
羊群也為這片土地“錦上添花”。
一對戀愛中的馬兒,一白一黃,立在綠黃鑲嵌的草原上安靜地吃著草兒,也許還是在低聲細語;一群牦牛三三兩兩在錯里嬉戲;湖面上的野鴨泛起水面的漣漪,打破湖面的平靜;大片大片的羊群,這些都是可以在旅途中見到。
感動畫面
大自然的兒女修路的小女孩和她的家人
好在還沒有什么商業(yè)眼光發(fā)現(xiàn)錯那這塊土地,這里沒有被開發(fā)的商業(yè)氣氛。我們沿途除了當?shù)氐木用窈湍撩?,沒有發(fā)現(xiàn)其他的游客和外人。感覺這里的人們從來都不會向大自然索取太多,有著簡單的生活方式即便生活很貧困,也有著樂天知命的生活態(tài)度,這里的人們,就是大自然的兒女。
在一般人印象中,修路都是政府的事,但在這個地方,常常會遇到自發(fā)修路的家庭。下雨季節(jié),這里的路況是泥濘不堪的,再加上經(jīng)常會遇到泥石流和塌方,石頭從山上滾到地上,這里有自發(fā)修路的藏族家庭,他們把路上的石頭移走,保持著路況的暢通,又或者把被雨水沖毀的土地整弄好。
修公路的小女孩。
在路上偶遇一個背背簍的小女孩,背簍里裝著食物以備修路之余食用。我們下車,同伴跟女孩打招呼時,她開心地笑了。我用相機記下了這個笑臉,遺憾的是,拍完這個可愛的小女孩,很想把她的家人也一塊加入畫面,可惜對面來車得讓道了,所以沒拍成。
但在內(nèi)心,我卻不得不佩服這些分文不取的修路家庭。什么時候路況不行,他們就什么時候出現(xiàn),內(nèi)心有著很單純的信仰,很像希臘神話里那個西西弗里,每天把石頭推上山,第二天石頭還是會滾下來,他再繼續(xù)日復一日地往上推,好像推石頭是他的責任,盡到責任后,石頭會不會再滾下來已經(jīng)不關他的事了。路況不好的地方隨時都還可能發(fā)生陷車,不過不用怕,很多的路都是單向車道,路上經(jīng)過的人都會主動幫助你的。
友善和歡快的笑臉
下次來時,一定記得給她們帶照片
一對母女的合影,她們對一張照片的渴求遠非我們想象的。
遇到在帳篷里的牧民,我們向他們招手打招呼。一位年長的大叔看到我們很高興,招手讓他的家人從帳篷里出來,一家人出來很歡快地跳起了舞。即便言語不通,但不通又如何,這時候言語顯得有點多余了。還是有點感慨:這多少和城市人的冷漠和防備有點反差。在他們帳篷的外圍,我看到十來只藏獒圍著帳篷守著,它們平時幫忙守羊群、牛群,沒事的話就在牧民附近呆著。藏獒和人相處很融洽,成為其家庭的一分子。
這里很少有游客到訪,他們也很少看到拍攝的游客。一個媽媽看到我們,高興地抱起她的女孩,要求我給她們拍一張。照片上的媽媽淺淺地笑,小女孩似乎還沒反應過來,怯怯的。還有一個老阿媽搓起了羊毛線,邊搓邊等我給她拍攝。她低著的頭,時不時友善地笑著。我想著下次如果再去的時候,就把照片帶給她們,看得出來,牧區(qū)人們對一張照片的渴求已經(jīng)遠遠大于我們看待一張照片的態(tài)度。
來自山東泰安的商人
我離不開這里的藍天白云
據(jù)說縣城里駐扎著一個加強團部隊,在街上時常能見到軍人的身影,也正是由于有部隊的駐扎,縣城人氣也隨之旺了起來。具有商業(yè)眼光的商人似乎也看到了賺錢商機,紛紛前來錯那“淘金”,生意對象主要是軍人以及少數(shù)前來游玩的游客。
其中有一戶來自山東泰安的商人,舉家七八口人搬到了這里,其在此開辦了美容美發(fā)、五金店、電器維修以及百貨超市等,稱得上是當?shù)氐摹按髴簟绷?。?jù)他本人稱,這里雖然條件比內(nèi)地艱苦,但生意競爭不激烈,要比內(nèi)地好做得多,能掙到錢就不在乎其他了。
他還說他倒是已經(jīng)融入了錯那的生活,至于以后會不會離開這里回到家鄉(xiāng)或者別的地方去發(fā)展,那是下一代的事情,“我是不會走的,離不開這里的藍天白云還有那份寧靜、與世無爭”。
不容錯過
夏日橋上看濕地
從縣城街道出來,沿著公路一直走,可以到達一座橋上——— 夏日橋,挺有詩意的一個名字。站在橋上,可見到縣城周圍濕地的美麗景觀,遠處的雪山,映襯著身邊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一條小河彎曲地伸向遠方,牛、羊、馬兒安詳?shù)鼗虺圆荩蚺P著休息曬太陽,儼然一幅完美的中國山水畫。
看看勒鄉(xiāng)唐僧取經(jīng)經(jīng)過的地方
在勒鄉(xiāng)高原茶場的附近,一處崖壁旁一塊巨大的峭壁上隱約顯現(xiàn)著一組“圖像”。據(jù)說這里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jīng)經(jīng)過的地方。相傳唐玄藏當年到印度拜佛取經(jīng),就是取道勒鄉(xiāng)到印度的,這里的氣候好,也是距離印度最近的路程。
圖像清晰可見唐僧、孫悟空、豬八戒的肖像。但這圖像是怎么在峭壁上顯像的,誰也無法說得清楚。據(jù)說當?shù)氐牟孛穸挤Q唐僧是“內(nèi)地喇叭”,對他十分敬仰,圖像的周圍是藏民供獻著一條條白色的哈達,以表達對他們的尊敬之情。
沿著此處繼續(xù)到半山腰,就到達了中印的邊境線,可以清晰看到我方軍營與兩山之間一條天然的分界線。
領略麻瑪溝與勒布溝的神奇
麻瑪溝,有彎道一百二十多個,由上而下,彎道在一片綠意盎然中若隱若現(xiàn)。再往下走十多公里山路就是勒布溝。勒布鄉(xiāng)是山南邊境第一鄉(xiāng),山清水秀,飛瀑更是聞名,據(jù)說是我國目前尚未被開發(fā)、保護最為完好的原始森林地區(qū)。當?shù)厝烁嬖V我們,在那里可以領略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神奇景象。
攻略
◎從山南地區(qū)的澤當驅車到錯那縣城,建議在此住一晚,體驗下當?shù)氐拿朗撑c風土人情,當?shù)厝宋牡戎?,還可以入住溫泉賓館,該處有地下溫泉,晚上可泡泡高原溫泉,相當解乏,而且價格便宜,只需約60元/人。
◎除了住錯那縣城外,還可在勒布溝麻瑪鄉(xiāng)唯一的一家旅館住宿。所謂旅館就是二層土坯和碎石壘成的房屋。大大的三間房子里擺放著七八張床。旅店老板是個四川小伙子,來麻瑪鄉(xiāng)兩年多了,經(jīng)營的旅店生意不好,主要是因為山南的旅游還在推廣階段,各家旅行社還沒組團線路,主要是接待像我們這樣以自助游為主的游客,客源比較少。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