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旅游人文 > 觸摸西藏 > 游記

北方的空地,孤身穿越大羌塘無人區(qū)(十八完)

2015年03月21日 11:22    來源:8264驢友論壇    記者 逆流之河
分享到:    

  D75(7-3),30+XK,宿營4792M

    八點半出發(fā),沒法走,用了半個多小時磨合最佳痛感。腳心窩著,單側受力,膝蓋直,大腿右撇,有點像范偉的賣拐,但沒那么夸張。沒過一會,左腿也彎不了,腳掌無法平展受力,走路姿勢右瘸一下左撐一下。話說睡袋,濕氣太多,重,斜跨在左側,時間長了勒肩,便左手挽抱,貌似上了年紀的阿婆挽著一簍雞蛋趕集。早晨曾考慮丟棄睡袋,當下必須集中所有能量趕到“飯店”。可想想,睡袋是朋友的,好借好還,要是自己的就扔了。

    路好,天氣好,一直并行白石山。最后十幾天只攝取相當高度饑餓程度的熱量,最近兩三天基本沒吃,但并無強烈的饑餓感,再加上“飯店”的誘惑,心態(tài)還算坦然,但這腳令我萬分擔心,這樣走下去,明天還能不能動是個問題。如果腳廢了,一切都完了。過了中午,難再支撐,休息次數(shù)略多,坐下、站起,腿都沒法打彎。

    風景一直很美,手解脫了,倒是拍了不少照片。除此之外,一種類似深度催眠的狀態(tài)行走,風景和疼痛,飄渺且不真實。下午出現(xiàn)幻覺,或許只是眼花,看見前方有兩輛摩托車快速移動,很快不見,便急切的吹起哨子,吹啊吹,不見摩托車。到了坡頂,也不見有岔路,之前看見的是什么?

    然后壞天氣,然后天晴,然后上了一段大長坡,坐下休息,看GPS,走了三十一公里,時間四點半,想著至少還能撐好幾公里,但肯定趕不到“飯店”,便想好,明天一大早什么也不帶輕裝徒步找飯店,然后找輛摩托車回頭取隨身物品。

    休息時間較長,起身沒走幾步,驀然回頭(不知道為什么要回頭),見一輛越野車在身后十幾米處,極緩慢的速度,沒有一點聲音。以為這下真幻覺了,休息這么長時間難道發(fā)現(xiàn)不了車接近?再看,果真是車,跑上去,敲車窗,要吃的。從司機黃哥角度看這場相遇:路中間有頭牦牛,放慢車速,漸漸覺得牦牛沒這么小,便是狗熊,再近,怎么狗熊還會彎腰撿東西?再近,是人!不可能啊……

    車上四個人,很明顯都緊張了一會,車門沒打開跡象。我說從西藏過來的,車丟在鯨魚湖,旅行的……他們以為“車”是汽車,最后才明白是一個人推輛自行車在荒原里晃了70多天。趕緊開車門給了一袋方便面和一瓶礦泉水。交流中得知,所謂的“飯店”子虛烏有,現(xiàn)在除了他們一家礦(還在中探階段),再無其他人,淘金者也都在白水河一帶,遇見他們真是命大。而我們相疊的路段只有幾公里,早一點不遇,晚一點分道揚鑣,他們往風塵口大坂,我往阿其克庫勒湖找“飯店”,所以,一直稱黃哥為救命恩人。按他的玩笑話,此生就是為了此刻此地等我。當然沒回頭找棄車,此季沒有車能過阿爾喀山,深入鯨魚湖一帶,黃哥在阿爾喀山北側探礦,是此季唯一還在阿爾金腹地的單位。他們一行四人,三個工人,其中一老者,昨天下山,當夜陷沼澤,下午遇我。

    三天一百公里的徒步逃生結束,上了車后以為解脫,干吃方便面和抽煙,但故事并未結束。


    過了白石山好路后,就開始頻繁陷車,一路挖車,推車,三個工人很辛苦。晚上陷在一泥坑里,只能等明天上凍脫困,和他們昨夜深陷沼澤一樣。晚上,和黃哥聊得很晚,很興奮,似乎我的經(jīng)歷勾起了他的江湖漂泊夢。對于他這種有無人區(qū)工作經(jīng)歷的人來說,我的旅行更加具有夢幻性。聊天中還得知,他們沒有多少補給,就帶了一箱方便面和礦泉水就匆匆下山,也沒想到路這么爛,但想著隨后礦上有炮車下來就沒回頭,希望能沖過風塵口大坂,到達山腳下的回民帳篷,(平時半天時間到回民帳篷),隨后就是大路了。這才明白,為淘金者和探礦人提供服務的回民帳篷就是丁丁游記中的“飯店”,如果步行還需三天,還得保證不走錯路,顯然,我對風塵口一帶無半點了解。黃哥敢單車下山,也是因為后有炮車,如果出現(xiàn)問題可以救援,這是他的底線。

  兩張白石山近景


  兩張白石山遠景

  遇人,拍照,先前壞天氣,鏡頭有水,便這樣了。


  拍了幾張挖車照,后面再無拍過,越來越糟糕,麻木。


  D76/77(7-4/5)

    整天,汽車走了九公里。

    上凍,車子沖出泥坑,人徒步,車子輕裝沖向山口。路太爛了,坐過墨脫的車,那是小巫(有季節(jié)因素)。一小時后候車陷死,隨后用了十個小時,靠人力將車移動了八百米——難以回首的八百米。三個工人一直淌在水里挖車,挖路,我沒法再吃這種苦了,只在稠密的爛泥里推車,那也是夠嗆。看不下去了,也撐不住了,只想安靜地待在車上,等待炮車,客觀上,僅憑我們幾個人也沒法將車弄出去,就一直勸黃哥,別折騰了。中午方便面就快沒了,所謂的炮車一直不見,所以黃哥有些著急,希望車能撐過山口下到回民帳篷,所以對我的建議充耳不聞。

    老頭失控,對我態(tài)度極差,老是用話戳我,說不能把包扔在車上就當大爺了,說沒眼力不會找活,說抽這么多煙,說好吃懶做……這點承認,一直吃方便面調料包,都是沒人吃的,都知道是TM味精+胡椒粉,可對我來說是天上美味了。老頭不時把鐵鍬扔給我去挖車,沒辦法,被說的也不好意思,偷懶,隨便挖幾下。沒法挖,手連鐵鍬都握不緊,問題是要穿鞋跳進水里挖,工人們至少還有雙鞋換,我的鞋已經(jīng)兩天脫不下來了,沒法再跳進水里。重要的是心態(tài)變了,都遇人得救了,再吃不了這苦。一瘸一拐的姿態(tài),并未從老頭那里獲得同情。話說黃哥一直照顧我,這也可能讓他很不舒服,的確,太艱辛了,五個人就三個人挖車,老板不敢支使,就只好我了。

    下午,有輛淘金車經(jīng)過,從附近白水河撤出來,他們有一輛炮車,但要錢才幫忙拖車。600元,黃哥還價400元,價格淡不攏。主要是黃哥擲氣,不在乎幾百塊錢,他們礦上車不知救助了多少淘金客。(淘金客大都XX,名聲不好,確實不該在這種環(huán)境談錢,雖然知道我們可能有后援)。當時,我很想掏那600元錢,就像有網(wǎng)友說的,幾十天沒用錢了,憋得難受,只要晚上能吃口熱的,不要說600,1800也給(身上現(xiàn)金數(shù)),但是,這場交易演變成不是錢的問題,而是立場,所以忍了,還忍了搭乘淘金者車出去的想法。畢竟一輛車上的人了,如果不是他們,我現(xiàn)在可能精神崩潰,那有什么“飯店”,荒原里只有浮云。

    老頭對我態(tài)度越發(fā)差,我不乏乞色說,這種路我走了幾十天,真的不行了,腳痛,連鐵鍬都握不住。老頭一句話:你腦袋里有蟲!激得我拿起鐵鍬就往泥漿水里跳,挖挖挖?!澳X袋里有蟲”,隨后成為我們的語錄,拿它開心。

    一直快到天黑,兩個年輕工人中體力最好的垮下來,頭發(fā)熱,昏睡。天氣也差,飄著陰雪,冷風,只好在車上再熬一夜。非常冷,沒吃的,繼續(xù)吃調料包,老頭又看不慣,(弄得我吃調料包都偷偷摸摸的)。一會兒又用身體擠我,一會兒說我踩了他腳,淡定,淡定?。?!心里真是抓狂啊。很理解,這種環(huán)境下人都很脆弱,他們雖在無人區(qū)里探礦,但畢竟每天有白饃肉蔬菜,有人交流,有工作時間,除了海拔不同,和一般內地工人并無太大區(qū)別。

    十一點多,有燈光從后面打來,炮車終于來了。準備拖車,大家都不想下車系鋼纜,推辭中不知怎么把那昏睡的工人給弄下去了。系好鋼纜,車動,問題是那工人沒上車,我們車又沒喇叭,無法和前面大車交流,就這樣把工人丟在夜色中。氣氛非常凝重,十分鐘后,有人敲車門,原來那工人一直跟在車后追,很難想象,那十足爛路,那惡劣天氣,那漆黑麻烏的,工人追車的心態(tài)。杯具的是,他敲得那扇車門是壞的,打不開,車窗也搖不下來,車里車外無法交流,只見工人邊跑邊敲窗。隨后,他又消失在茫茫夜色里,幾分鐘后,工人又出現(xiàn),在我這側車門,拉上車,之后一直昏睡。

    話說,炮車來了,司機給了我們兩張餅,一包煙。那餅擺在面前真想吃啊,老頭以大家還沒吃的借口不讓我吃,而他們顯然遠未達到豬的吃食狀態(tài)。老頭一直用眼睛盯著我,像防賊,有一刻,真想沖過去一口把餅吞了,要打要罵隨你老頭。抽煙吧,第二根又被老頭罵,說是只有司機能抽……

    坡陡路爛,拖車危險,解除牽引,但陷車依然頻繁,三人下車推(那個昏睡工人至少當夜徹底沒勞動力了),也管不了腳下是泥漿還是河,頭上是風還是雪。數(shù)次過后,大車上的人實在看不下去了,顧不得危險,一直系上鋼纜將車拖下山至回民帳篷處,此時,凌晨兩點左右。


    回民帳篷前一道淺灘,漫水,淌水過去。見黃哥一直在眾人面前吹噓我,這才看清大車上至少有七人。此后,他們都對我非常照顧,尤其司機,沒事就圍著我聊天,還把最后一根煙給我,然后自己去討煙。用他的話說,自己每進一次山都覺得掉層皮,無法想象一個人從那邊怎么過來的。

    有了商業(yè),我就可以用錢勢轟老頭,搶著買單,誰怕誰啊。的確,老頭自此后對我態(tài)度好很多。簡單吃碗面條趕夜路,臨走前,問老板,去年是不是有兩個逃犯也推車從里面出來?老板半聽懂似的,恩恩,一個坐車走了,一個騎車走了。算是為那莫須有的“飯店”解氣了,實則是我沒做功課。

    隨后,大路,連夜趕往花土溝,睡覺。路上還有很多杯具故事,但相比之前,已無味了,不表。下午四點到達石棉礦,抄近路,從礦區(qū)里走,更加顯露生存的悲哀,如果讓我在此處工作,我情愿在羌塘里永不出來。(去過石棉礦的人都知道,生存環(huán)境的問題。)進入家屬區(qū)吃飯,跟著路人翻院墻方便,是所學校,不知是不是怕被學生撞見,很緊張,幾經(jīng)掙扎,才知硬了,還秘……我想,這才是旅行的徹底終結。

    隨后油路花土溝,找了家賓館,脫鞋,帶出幾片碎布,剩下的襪子成泥沙了。一瘸一拐的去買換洗衣服,生活用品,徐福記系零食,吃飯,回賓館洗澡,躺在干凈的床上吃零食。手無力撕開食品塑料袋,一一用牙齒咬開。吃了N多零食,喝了兩升果汁,睡去。翌日開機,報平安。請救命恩人吃飯,開始擠兌老頭腦袋里有蟲。

  很多追貼的朋友關心身體狀況,簡說下后面行程:

  D1-3,請恩人吃飯,理發(fā),打電話,寄還友人物品。

  D4-8,庸醫(yī)說腳養(yǎng)一月,不得下地,隨即前往新疆找羊肉吃。

  D9-20,舟車勞頓,新疆小玩,身上已難尋羌塘印記。先是巴音布魯克草原,被蚊子追咬,與一家四口擠睡敖包,逃跑,去吐魯番熱死,敦煌一瞥,輾轉回拉薩。第十天朋友角度描述,“氣色不佳,略微浮腫,笑容淡定,思緒游移?!?/span>

  D22-35,坐車,陪朋友下林芝,上珠峰大本營,擠雪頓節(jié)。其間,一直想借道拉薩去克里雅山口看火山,誰知出羌塘舟車未停過,說真的,心很累,很想找個安靜地方小憩幾天,坐火車離開拉薩,打道回府。

  舟車勞頓中,第十一天恢復走姿,但趕路快走會有抽筋感。內器官只夜間呼吸重,胸口壓迫感,出拉薩好?;沓鋈チ耍夏樣谓?,附出羌塘后第一張照片,第十九天車上,窺斑知豹以度身體狀態(tài)。另外,實際生活中很不淡定,那樣多無趣。

  生命是一條貫通的河流,一切皆是沒有開始的復始。

  我們所期望的終點并不存在。

出羌塘最近照,第十九天。


  要表明的:

  熟識的朋友希望我更新完畢做個總結,不知說什么?;蛟S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江湖夢,像俠一樣自在漂泊。若此貼暗合了內心,心緒飄蕩,那么我想有必要再表明下觀點,以免誤導,傳遞錯誤的信息。

  裝備:

  此行裝備看似簡陋,但夠用了,事后發(fā)生的事不能推翻前面,就像孫子不可以穿越時光殺死爺爺。但,這只是我個人的裝備習慣,不想給朋友們一個錯誤的信號。譬如,當我第一次三個月時間穿壞一雙進口登山鞋時就明白,有些路注定是消耗品,所以在一千塊鞋子和提升了5%性能的三千塊鞋子之間,我選前者。如果,我只是偶爾出來旅行,三年穿不壞一雙鞋子,那我選擇后者。這年頭賺錢不容易,還是省著點。另外,基礎裝備和技術裝備有著本質區(qū)別,紅軍可以穿草鞋過雪山,但絕無可能在沒有冰鎬的幫助下攀上雪壁。

  本能

  旅行既不是奧林匹克,也非奧數(shù),他不能說明體能與智力的問題。不要過度迷信道聽途說,不要被小說似的探險故事嚇著,從未有過游泳經(jīng)歷的人,經(jīng)過訓練,雖然超不過菲利普斯,但至少能狗刨。從漫步陸地到暢游水里的巨大飛躍,不是潛能的問題,而是本能。所以,只要不是極限之地,大部分人都能去,沒什么大不了。有種高反,不是生理上的,是心理上的。隨時保持清醒,知道極限和本能之間的界限,可以在海拔五千米的地方走上一輩子,但在海拔一萬米的地方活不過五分鐘。

  成長:

  即使對比去年的旅行,我對生活的態(tài)度也有了新的體悟。如果再回逆十年,差異性就更大了,即便翻閱不久前的文字,都覺得無法入目,當初為何有那樣的想法?所以盡量不要標榜,不要給自己貼標簽,我們隨時都在成長,都有新的認知,只需一個記錄就行,反思和展望。

  如果準備嘗試一次艱苦的旅行

  不會嚇唬沒有去過的人,這樣會抹殺探索精神,但并不說明因沖動就可以踏上旅程,那是冒險,不是旅行。所以,嘗試一次艱苦的旅行前,首先要問自己幾個問題。一、為什么?如果熱愛那就去,如果想證明什么那還是好自為之。二、準備好了沒有?如果買了一堆昂貴的裝備只能說明你有錢或有贊助,如果你花很多時間了解那片熱愛的土地,裝備配置才會有實際意義,一根水泥釘或許都是最強裝備之一。三、艱苦的定義?如果宅了十年,第一次就走羌塘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從未有長途騎行經(jīng)歷的人,走了青藏線就是藍波灣,爬三樓都喘的人爬了黃山,那是超藍波灣。不要和人比較,每個人的艱苦旅行都不一樣,只要超越了自己,超越了當下,就是當之無愧的藍波灣。四、有完美嗎?沒有完美的裝備,完美的計劃,完美的旅行,要有包容,對人對事。五、一定要去探索嗎?旅行不是生活的全部,還得養(yǎng)家糊口、求學就業(yè)、升官發(fā)財,做科學家也是探索,玩高難度雜技也是探索,抑制房價也是探索,討暗戀女生歡心也是探索。不要羨慕無氧登珠峰的人,坐在大本營看他們上跳下竄也很幸福,盡興就好。一切問題都解決了,最后才是意志力和運氣的問題,說不清,但很真實,這才是探索的開始。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