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旅游人文 > 觸摸西藏 > 活動推薦

陳塘 夏爾巴人的歷史和傳說

2015年03月21日 11:21    來源:《西藏商報》/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記者 盧明文
分享到:    

    夏爾巴人的傳說

    在中尼邊境上居住著幾個跨國民族,其中世界聞名的夏爾巴人是一個特殊群體。這些夏爾巴人雖然生活在不同的國度,但他們在如此漫長復雜的歷史過程中,始終頑強地保持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夏爾巴人至今仍屬中國的未識別民族之一,他們深居深山老林,過去幾乎與世隔絕,后來因為給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各國登山隊當向導或背夫而聞名于世。可以說,是珠穆朗瑪峰讓世界認識了夏爾巴人。

    在夏爾巴群眾中廣泛流傳著這樣的故事:在遠古時代,有一家人生有四兄弟,大哥叫帕巴,老二叫康巴,老三叫夏爾巴,四弟叫塔莽,他們成年后為了生活遠離家鄉(xiāng),各奔東西。帕巴在西藏高原發(fā)展成為如今的衛(wèi)藏巴;康巴就在西康、青海玉樹一帶繁衍為后來的康巴;夏爾巴來到了中尼邊境的夏熱孔布地方,成為今天的夏爾巴;塔莽進入尼泊爾底滿地區(qū),是現(xiàn)在尼泊爾境內(nèi)的塔莽巴。雖說是傳說, 但也足以說明夏爾巴人以前的分布情況、族源或不同成分等等。

    北宋末年,蒙古鐵騎馳騁在茫茫草原,北方的西夏王朝也消失在歷史的云煙深處,空渺無跡,不知去向,給后人留下了一個個懸念……有不少夏爾巴人說自己是西夏黨項人最后的皇裔,并且至今仍保持著許多內(nèi)地漢族人的生活習俗。

    夏爾巴人,藏語意為“來自東方的人”, 又可解釋為“留下來的人”。關于夏爾巴人的來歷,具有多個版本和傳說,他們到底是從何而來又因何留下,由于歷史久遠已無從考證。目前較科學的說法是:夏爾巴人的祖先是西夏王朝的黨項族人,后來西夏覆滅,他們的后代逃亡到喜馬拉雅山深處。由于人口較少,夏爾巴人被列為藏族的一個分支,但卻形成了與藏族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

    阿珠老人示范從前是怎么背東西走山路的。

    夏爾巴老人口述的歷史

    在陳塘鎮(zhèn)的阿珠老人家里,我聽這位68歲的夏爾巴老人講述了他所知道的歷史和傳說。

    阿珠老人說,陳塘的夏爾巴人主要分為特格巴(音譯)和村巴(音譯)兩大家族。很久很久以前,特格巴家族的加奔嘎瑪從四川來到這里,而村巴家族的多杰沃敦也從昌都來到陳塘一帶,當時兩大家族總共只有7戶人家。

    夏爾巴人是存在種姓的,以父姓為唯一的姓氏繼承線,代代相傳, 凡是同一種姓的即為一個親族,同一種姓的男女是不能結婚的。阿珠老人自己是村巴族,他在27歲時認識了特格巴族的喜鵲宗瑪姑娘并且結為夫妻。

    阿珠老人小時候家里土地很少,大部分時間要去尼泊爾打工,他最遠到過尼泊爾的加德滿都,所做的工作主要是種田、收割、伐木等農(nóng)活,沒有工錢,主人家只是管飯,并且還時常吃不飽。

    阿珠老人從15歲起就開始到孔定瑪伐木,然后將木材背到離孔定瑪32公里的日屋鎮(zhèn)去賣。從陳塘到日屋的山路非常難走,一般要走5天,晚上就住在山洞里。


    日屋鎮(zhèn):

    陳塘人心中的“大城市”

    陳塘電站于2004年5月開工建設,2005年10月竣工。2007年初陳塘鎮(zhèn)大部分家庭都通了電,陳塘告別了無電的歷史?,F(xiàn)在陳塘鎮(zhèn)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有了電視機,有的還購置了影碟機。

    陳塘電站所在的地方叫孔定瑪,孔定瑪處在那當河谷里,激流湍飛,山巖陡峭,碎石疏松,泥石流、塌方、崩崖時有發(fā)生,對夏爾巴人的生命財產(chǎn)構成了不小的威脅,偶爾也有傷亡發(fā)生。位于陳塘和日屋之間的孔定瑪是夏爾巴人的一個中轉站,是打尖休憩的地方,這里曾經(jīng)是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場,非常熱鬧。如今隨著公路向陳塘逐步延伸,孔定瑪已被廢棄,只剩下一些殘垣斷壁。

    距離孔定瑪30多公里的日屋鎮(zhèn)坐落在阿瑪直米雪山腳下,是一個有200多戶人家的邊境小鎮(zhèn),由于緊鄰尼泊爾,日屋鎮(zhèn)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從事與邊貿(mào)有關的生意,大大小小的商鋪,把小鎮(zhèn)變成了一個繁榮的邊貿(mào)市場。在這里,居民們用來自全國各地的商品與前來鎮(zhèn)上的尼泊爾商人進行交易,同時許多尼泊爾的產(chǎn)品也從日屋鎮(zhèn)運送到定結縣城,轉而銷售到拉薩。

    日屋鎮(zhèn)是陳塘的一個物資補給站和陳塘人心目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地方。有些陳塘人一生未走出過陳塘,更多的人一生中到過的最大“城市”就是日屋鎮(zhèn)。日屋鎮(zhèn)在陳塘人心目中的位置由此可見。

    公路改變夏爾巴人的生活

    曾經(jīng),陳塘鎮(zhèn)的夏爾巴人要去尼泊爾打工才能填飽肚子。2001年,隨著陳塘公路開工,夏爾巴人的生活正在逐步改善。如今,陳塘人再也不去尼泊爾打工了,相反是有很多尼泊爾人來陳塘打工。

    去年,公路修到孔定瑪,一些頭腦靈活的夏爾巴人就開始在公路邊搭上臨時帳篷,從拉薩等地運來一些日用百貨做起了生意。今年公路修到了那當村,這些生意人又將帳篷搬到了離那當村不遠的歐央瑪。對于陳塘的老百姓來說,現(xiàn)在買東西越來越方便、越來越便宜了。

    近年來,定結縣委、縣政府對陳塘實施綜合開發(fā),先后在縣城建成陳塘雞爪谷酒及藏白酒酒廠,對陳塘群眾開展了竹編、繪畫、木雕技術培訓,在陳塘試種草莓、花生和良種玉米取得成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信息閉塞、交通不便、貧困落后將不再是陳塘的代名詞,一個繁榮發(fā)展、美麗神奇的邊境小鎮(zhèn)將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