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張小硯,在成都待了1年后,她本想去汶川看看去年受災的孩子們。誰知這一走,就走出了長達兩個月、近萬公里、只花了83元錢的長途“驢行”。
去年“5·12”后,張小硯和汶川直臺羌寨的孩子們在一起玩耍
一條牛仔褲的獨行記
原本3天的短途探訪計劃變成了一場長途流浪。一路上沒錢買褲子,一條牛仔褲穿了近萬公里,最后破得實在沒法穿了,都還在堅持。
快樂奇女子的“西游記”
“騎著摩托進墨脫,一路摔了幾十跤,魂飛魄散,肝膽俱裂。嘎龍山上還遭劫、彈盡糧絕?!毙〕幷f,“那一路,我只覺得相當痛快?!?/span>
“為了把小硯叫回來更新,我要在這里等到起,不走了!”連日來,成千上萬的網(wǎng)友對著電腦屏幕,等著一個帖子的實時更新。這篇“小硯MM83塊錢走川藏”的帖子自11月21日在天涯論壇上一經(jīng)發(fā)出,就激起千層浪,很快跟帖轉(zhuǎn)帖無數(shù)。短短20多天時間,帖子訪問量逼近260萬次。
到底是什么讓“西游記”吸引了網(wǎng)友如此關(guān)注?83元錢是否能完成一段長達2個月、近萬公里的川藏驢行?昨日,記者獨家專訪了帖子主人張小硯,她為我們回顧了一個奇特的驢行經(jīng)歷。
張小硯在扎西家的帳篷里記備忘
【這一走】
本想去災區(qū),一走近一萬公里
昨日凌晨1點11分,張小硯依然毫無睡意。望著電腦屏幕,她一邊忙著更新《小硯西游記》,一邊回復網(wǎng)友的跟帖。這個被網(wǎng)友們稱為“奇女子”的安徽桐城姑娘,從去年地震后至今一直在成都。她將自己前不久用83元錢走完川藏路的故事寫成游記在天涯上發(fā)布后,迅速憑借曲折離奇的經(jīng)歷、幽默風趣的文筆擁有了眾多粉絲。甚至有熱心粉絲專門為她建起了QQ群,共同暢談她的“西游記”。
去年5月初,張小硯在成都找到一份工作,但新單位很快關(guān)閉,員工們也隨即解散。張小硯覺得閑著也是閑著,又正好遇上了地震?!凹热坏搅饲熬€,就得干點什么。”由于當時志愿者太多,紅十字會謝絕了小硯當志愿者的請求。小硯于是四處“蹭活干”。一次,小硯看到地震后大家都忙著重建,使得很多在廢墟上玩耍的孩子無人看管。“大災之后兒童尤其需要群體生活,需要陪伴。”張小硯和另一位志愿者阿亮一起,辦起了帳篷學校。
轉(zhuǎn)眼間,地震過去了1年。今年初,張小硯計劃去汶川看看去年受災的孩子們,做一下回訪。誰知這一走,就走出了長達兩個月、近萬公里的長途“驢行”。
【這一回】
本來很愛美,一條褲子穿兩月
7月24日,小硯和志愿者們一道坐著大巴從成都出發(fā)。一到汶川,發(fā)現(xiàn)徹底關(guān)大橋斷了,都汶路不通,一行人就過茂縣往松潘回成都。可到松潘又發(fā)現(xiàn)成綿路塌方不通,只好往馬爾康那邊繞道回成都。之后,同伴都有事情就陸續(xù)各自散了。小硯還有時間,就自己走,最后到拉薩時,就只剩下她一人了?!爸劣诤髞碓趺醋叩轿鞑厝チ?,那得怨我那不靠譜的地理知識。我以為馬爾康離西藏很近。”
就這樣,小硯原本3天的短途探訪計劃變成了一場長達兩個多月的流浪。一路上沒錢買褲子,一條牛仔褲穿了近萬公里,最后破得實在沒法穿了,都還在堅持,最終她回到成都已是9月30日。
【這一路】
本魂飛魄散,一句痛快做總結(jié)
“騎著摩托進墨脫,一路摔了幾十跤,魂飛魄散,肝膽俱裂。嘎龍山上還遭劫、彈盡糧絕?!毙〕幵凇拔饔斡洝敝杏每鋸埖恼Z言記錄這一路走來,遇到的許許多多危險、刺激、難忘、感動、浪漫的事。
小硯說,自己在路上認識一個自稱“畜生不如”的老流浪漢,這人曾是某大學哲學系的老師。后來從大學校園出來,騎著一個破摩托車常年在路上走,就這樣流浪了10多年。小硯和他相當投緣,最后索性江湖結(jié)義。這個老師教她很多哲學和流浪經(jīng)驗,兩人談到理想,談到愛?!耙粋€常人看來一無所有的人,擁有更寬廣的精神力量?!?/span>
至今一路經(jīng)歷都清楚地刻在小硯的記憶中,她把這些經(jīng)歷比喻成一部沒有事先預演的公路電影,“一路人事交織,有兄弟情義,也有陌生人的善意。當然,也有落魄潦倒時,乞討、混帳篷住,也有獨自行路,踟躕荒野。別問我值得不值得,我只覺得相當痛快。”張小硯說,父母對她的“流浪”一直很牽掛,但同時也表示理解與支持?!拔已赝疽恢蓖ㄟ^電話、短信和家人聯(lián)系。盡量做到像公交車一樣沿途報站名?!?/span>
【這一人】
本有人質(zhì)疑,一笑灑脫娛自己
盡管絕大多數(shù)的網(wǎng)友都盛贊小硯行走川藏的勇敢與膽識,但仍有一些網(wǎng)友不相信她“83元”走完川藏的故事,也有人毫不客氣地批評她在夸大甚至是炒作。
關(guān)于“83元”錢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問題。小硯表示,走到后來身無分文,于是在大昭寺討了114塊錢就繼續(xù)上路了,回到成都,口袋里還剩31塊錢?!耙粶p不就是83元了么?”
面對“川藏歸來就剩下31元”的懷疑,小硯微微一笑,表現(xiàn)得很灑脫,“沒什么啊,這世上總有一部分人不懂另一部分人的生活和快樂。這個問題就不討論了。實在想不通,就當小說看吧?!?/span>
如今,包括廣西師大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等在內(nèi)的8家出版社正在聯(lián)系張小硯,希望她把游記結(jié)集出版。但這個古靈精怪的姑娘又有新打算,“接下來,我又要去整理和收集江南原生態(tài)民歌。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還想開一個客棧!”
【對話小硯】
華西都市報:“從正經(jīng)旅游人落魄成沿途混飯的流浪漢”,是否曾經(jīng)有過很大的心理落差或者說不適應期?是什么樣的信念支持你走完的?
張小硯:坦白說,我沒信念。就是走路而已,需要信念么?相反,我覺得挺好玩的。感覺不到落差和不適應。已然習慣了行走,一時間停下來也不習慣,于是走啊走就回成都了。
華西都市報:大多數(shù)網(wǎng)友夸你是個有膽識的奇女子,但也有網(wǎng)友不相信你的經(jīng)歷。為什么想著把這次經(jīng)歷在網(wǎng)上發(fā)出來?你怎樣看待自己的這次“西游記”?
張小硯:為了分享,這次旅行是件好玩的事情,寫出來娛人也娛己。
華西都市報:很多“后來者”們都表示想學你一樣去旅行,你給他們什么建議呢?
張小硯:有句話說人各有其道,每個人應對處事的方法都不一樣,喜歡的也不一樣。按自己能承受的方式去旅行,喜歡自己所走的路,所做的事情就好,甘苦自當表埋怨。也不一定非得像我那樣去旅行吧,好像號召大家都去流浪一樣,多不靠譜,給沿途增加多少負擔啊。
關(guān)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