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之道,修身為本,為政持正。而“正”之內核在于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在新的趕考之路上,要回答好“為誰創(chuàng)造業(yè)績”這個問題。悠悠百年,紅船自航行之始便拋棄了個人私欲,將人民置于心間,為人民服務成為永恒不變的宗旨。年輕干部需嚴以修身、嚴于律己,早立為民之志,以履職之“畫筆”書寫為民之故事,以發(fā)聲之“喇叭”講好為民之情懷,以解憂之“橡皮”擦除民眾之憂愁,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不負人民,不負時代。
以“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初心,守好民心之江山?!盀橐簧碇\則愚,而為天下謀則智?!睘檎飞媳厝簧婕皺嗔\用問題,須知,權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大利才能守民心。牢記紅船出發(fā)之因,為為政之路點燃一盞明燈,在實踐中深化為民情懷,以群眾的需要為“晴雨表”,以群眾的呼聲為“指南針”,真正做到身處一線,造福人民。俗話說得好,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群眾的夸獎。哪些是為了政績的形象工程,哪些是造福群眾的“為民工程”,人民心中自有公論,只有心中裝著人民,干事想著人民,才能超越狹隘之裹挾, 不逾思想之“紅線”,守好民心之江山。
以“寧負虛名身莫負”的誠心,體察民情之喜憂?!吧鏈\水者得魚蝦,入深海者得蛟龍”,只有真正“身入”基層、“心入”基層,才能理解“民”是田間地壟的農民、是雨夜馳騁的外賣員、是稚嫩的孩童、是耄耋的老人……而“情”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期盼風調雨順,是垂危的病人期盼病有所醫(yī),是莘莘學子期盼學界清明,是佝僂的背影期盼老有所養(yǎng)……民情從不是點點油墨能代替的,“一枝一葉”之間盡是喜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工作的開展不能“挑肥揀瘦”,政績的謀求也不能避重就輕,年輕干部一方面要扮演好民情“收集包”,直面群眾之需,收集群眾的急難愁盼;另一方面,要做好民眾真實需求的“擴聲器”,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如此才能以高強本領打開民眾真情的“心扉”,才能以政績推動民族復興的巨輪行穩(wěn)致遠。
以“細水長流淘金沙”的耐心,破除民憂之困境。逐夢新征程,廣大年輕干部在舞臺上展現才華已然成鼎沸之勢?!拔鹨詯盒《鵀橹?,勿以善小而不為”,對于年輕干部而言,應乘著調查研究的東風,離開舒適區(qū),腳踩泥巴地,從“一針一線”開始關心切乎群眾利益的小事,從“一米一粟”著手解決群眾之愁盼,以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為標準,把學會的所有本領和汲取的智慧都展現出來,將“一點一滴”做實,將“點點滴滴”做好。如此,才能練就解決問題的真本領,在務實中真正做到解民憂,努力用政績書寫美好未來。
(中國西藏新聞網所登載該網評文章僅為分享交流經驗目的,屬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本網觀點。)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