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承擔著關心人、培養(yǎng)人、發(fā)展人的重要職能,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區(q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創(chuàng)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為適應新時代教育以及社會發(fā)展實際,在西藏開展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尤為必要。依托西藏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加強對西藏大中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維護祖國統(tǒng)一、加強民族團結的必然之路,也是鑄牢大中小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
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要按照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行總體設計,對大中小學各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同步設計和一體規(guī)劃,在保持整體性、關聯性的同時,使不同教育學段體現各自教育特點有機銜接,以實現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思政育人目標。當然,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zhàn),西藏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需要進行深入探索。
要深入推進教材內容一體化建設。教材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開展西藏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建設,要緊密結合西藏特殊歷史文化及學校辦學特色,在堅持使用國家統(tǒng)編思政教材授課的同時,開發(fā)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特別是在貫徹好基礎教育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同時,也要落實好高等教育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構建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一體化的縱向體系。在這一過程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遵循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把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反分裂斗爭的內容科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之中。
要加快開展教師隊伍一體化建設。西藏大中小學在校內核定編制時,應充分考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配備需求,嚴格按照《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guī)定》《關于加強新時代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意見》等精神,核定專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崗位并配齊到位。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可由班主任或相關課程教師兼任,小學黨組織書記、校長、德育主任、大隊輔導員等領導管理人員應在培訓合格后兼任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初中、高中在配齊專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同時,實行好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聘教師制度。要合理分配西藏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師比列,尤其是培養(yǎng)一批具有兒童心理學知識儲備專業(yè)小學思政課教師,充分解決小學階段沒有思政教師或由其他學科教師代思政課的問題。大學思政課教師要堅持學術引領,通過教學與科研活動,傳播好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幫助大學生澄明思想困惑。當然,構建各學段思政教師的一體化互動,建立跨學段的教學、備課、研修機制同樣意義重大,以實現各學段思政課教師之間的有效交流與互通。
要積極實施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整合。要建立相關機制,明確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建設的主體部門,統(tǒng)一規(guī)劃、整合資源、協(xié)同推進西藏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的工作。在積極搭建各學段思政課教師學習交流互動研討的立體化平臺的基礎上,實現教學信息資源互聯互通、教學經驗方法互學互鑒,提升協(xié)同意識和協(xié)同質量。同時強化統(tǒng)籌協(xié)調,制定科學系統(tǒng)的制度體系,明確思政教育的整體目標,提高思政育人系統(tǒng)化水平。
要科學構建一體化教育成效評價體系?;趯W生身心成長發(fā)展具有階段性和連續(xù)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成效評價也應遵循學生發(fā)展的特點,進行統(tǒng)一設計。一方面,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機融入評價體系,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注重形成性評價;另一方面,要將綜合評價方式向初中、小學和大學延伸,建立大中小學綜合素質一體化全程評價機制。要通過對西藏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涉及的各個要素進行全面篩查,科學合理地設計出一以貫之的評價方法,真正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情況作出有效評價,并為以后的教育提供方向。
總而言之,西藏大中小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要堅持不同學段育人目標的統(tǒng)一性、前瞻性以及協(xié)調機制,做好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途徑和方法、教育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合理銜接。
(作者單位:西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