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堅定的初心,什么樣的艱苦,都能戰(zhàn)勝。
雙湖縣平均海拔5000多米,是全國海拔最高的縣,也是我區(qū)的深度貧困地區(q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窮的地方越難辦教育,但越窮的地方越需要辦教育?!苯逃请p湖縣最稀缺的資源;在這里工作的教師們,需要有“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降標準”的奉獻精神。
來自山東濟寧的杜安東、曹曉花夫婦在雙湖縣中心小學任教十余年來,克服自然條件惡劣、語言不通等困難,把藏北的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教學成績突出,師生關(guān)系融洽,在海拔5000米書寫扎根基層、長期建藏的青春贊歌,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播撒民族團結(jié)的種子……他們的事跡在當?shù)貜V為傳頌。
是什么樣的理想信念,讓他們堅守在雪域之巔?是初心鑄就的教書育人的使命。習近平總書記致西藏民族大學建校60周年的賀信中,對我區(qū)教育提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的要求。杜安東從小就樹立起“當一名人民教師”的初心,他們夫婦既向雙湖的孩子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又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為雙湖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默默奉獻,讓老百姓看到了教育的希望。他們的事跡中,飽含著對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么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的回答。向杜安東、曹曉花致敬,就是要學習他們堅守教壇的崇高精神風貌。他們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努力踐行教育改革的奮進者、教育扶貧的先行者、學生成長的引導者,為貧困地區(qū)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為祖國下一代的健康成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是什么樣的價值追求,讓他們堅守在雪域之巔?是初心激發(fā)的維護民族團結(jié)的責任。加強民族團結(jié),基礎在于搞好民族團結(jié)進步教育,從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執(zhí)教10余年來,他們像對待自己親生孩子一樣對待藏族學生,悉心照顧、耐心指導,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學生;又在教研組開展聽課、評課,與同事們聊天談心,使全校教師“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深入踐行了各民族間守望相助理念,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加強民族團結(jié)、建設美麗西藏”重要指示精神和自治區(qū)開展“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典范。向杜安東、曹曉花致敬,就是要學習他們珍視民族團結(jié)的情感力量。真誠熱愛藏族學生,堅定地與各民族教師“抱成一個團、握成一個拳”,學校儼然成為一個民族團結(jié)的大家庭,讓民族團結(jié)之花盛開在高原大地。
是什么樣的精神力量,讓他們堅守在雪域之巔?是初心滋養(yǎng)的“舍小家、顧大家”的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好老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作為教師,杜安東、曹曉花夫婦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利用每周僅有的一天休息時間,為學生放電影,幫他們洗衣服、收拾床鋪、打掃房間,成為孩子們心中的“干爸”“干媽”;作為父母和為人子女,他們卻無法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長,甚至沒能見到去世親人的最后一面……這種舍己為人的高尚情操,怎能不令人敬佩、不令人感動?向杜安東、曹曉花致敬,就是要學習他們把“小我融入大我”的胸懷。杜安東、曹曉花夫婦愛學校、愛學生,對學生們的事、雙湖教育的事放在首位,把自己的事、家人的事放在其次,他們這種把“小我融入大我”的胸懷,留給人們的是金子般閃光的品德。
唐朝詩人李商隱有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人們把教師比作蠟燭:燃燒了自己,點亮了別人。杜安東、曹曉花夫婦克服了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對故鄉(xiāng)的思念等重重困難,默默奉獻在崗位上夯實教育基礎,愛生如子搞好民族團結(jié),堅守講臺十余年長期建藏,是無愧于新時代我區(qū)人民教師的典范。
關(guān)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