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雪域時評

新聞報道要不斷求新求變

2018年11月15日 15:39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記者 劉楓
分享到:    

“新”是當今社會的一大特征。新時代要求各行各業(yè)都必須面向新事物、樹立新思維、運用新方法,不斷進行自我革新,奮力追趕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對于新聞報道而言,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在新聞采編全程中不斷求新求變,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在新時代傳播環(huán)境和媒體格局的深刻變化中掌握主動權,才能真正服務好大局、服務好群眾,提升社會影響力和發(fā)展競爭力。新聞報道求新求變是經濟社會迅猛發(fā)展的需要,是傳播大眾化和信息日益加速流動的要求,也是廣大群眾的信息需求和媒體自身生存發(fā)展之所在。筆者認為,要創(chuàng)新新聞報道方式,必須正視短板、迎難而上,從以下三個方面不斷革新,走出一條順應時代潮流的發(fā)展之路。

要選擇新穎的報道視角。在傳播“爆炸”的時代,新聞報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無法吸引受眾的關注。受眾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吸引眼球并脫穎而出至關重要。新聞產品要有自己獨特的“賣點”。因此,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尋找最佳的切入點,挖掘新聞事件的核心信息,并選取恰當的新聞價值點,增強細節(jié)刻畫,靈活把握敘述節(jié)奏,以點帶面,步步深入,避免大而全。

要提升報道深度。由于新聞報道具有時效性的特點,新聞產品往往被認為是“易碎品”。加強深度報道則有利于反駁碎片化、快餐化,幫助新聞產品撕掉“易碎品”標簽。在當下,新聞媒體要轉變思路,把報道深度放在與報道速度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通過加強新聞策劃,進行跟蹤報道、提供權威解讀、做好信息延伸等方式,提升新聞內涵、傳播價值和可讀性、話題性,引導新聞受眾從淺閱讀向深閱讀轉變。

要創(chuàng)新報道形式。新聞報道形式是制約新聞傳播達到率和媒體影響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新聞媒體,特別是傳統(tǒng)媒體要敢于、善于運用新興傳播方式和采編技術開展報道活動。要強化對新聞素材的影像化、數字化、圖表化處理,并利用互聯網傳播平臺,通過直播、小視頻、H5等當下較為流行的方式,提升新聞報道的趣味性、互動性、參與性,打出傳播組合拳,形成線上、線下同步推送的報道多面體。

責任編輯:何寶霞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