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指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qū)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xiàn)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xiàn)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問題。脫貧攻堅,把握精準是要義。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把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把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同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有機銜接起來。
落實“精準再精準”要求。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聚焦再聚焦、精準再精準”的要求,真正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落到實處。在目標標準上更加精準,緊緊圍繞“兩個確保”的脫貧目標,牢牢把握“兩不愁三保障”,既不降低標準又不吊高胃口,引導各級各方面用有限時間、有限資金,解決有限問題、完成有限目標,確?,F(xiàn)行標準下的脫貧質量。在貧困識別上更加精準,要進行全覆蓋、地毯式、無遺漏的摸底核查,嚴格執(zhí)行貧困識別程序,加強數據共享和數據分析,不斷完善建檔立卡工作,真正做到有進有出、動態(tài)管理。
切實增強內生脫貧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也是脫貧致富的主體?,F(xiàn)在,一些貧困群眾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質較差,習慣于給錢給物的幫扶,沒有脫貧的主觀愿望和時間觀念。我們要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把“引導激發(fā)內生動力、交流傳授脫貧經驗”這一主旨灌輸到戶,特別要通過談心溝通等方式,做好貧困戶思想工作,激勵和引導群眾樹立“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思想觀念,驅走愚昧、落后、貧困這些“鬼”,做到有文化、講衛(wèi)生、勇奮斗,過上好日子。
著力改變幫扶方式,堅持物質幫扶“輸血”和精神激勵“造血”一起抓,不簡單發(fā)羊給牛,提倡多勞多得,引導貧困群眾參與扶貧項目實施,樹立市場觀念、競爭意識,增強脫貧致富能力。加強貧困群眾教育引導,通過常態(tài)化宣講和精神鼓勵等形式,注重發(fā)揮村規(guī)民約作用,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形成良好的文明新風。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