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雪域時評

深化教育援藏工作內涵

2017年01月26日 11:47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記者 孫文娟
分享到: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是一項惠及全區(qū)各族干部群眾的重大民心工程,在對口援藏歷史上具有標志性、開創(chuàng)性意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我區(qū)長治久安和長足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開展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以來,湖北省派遣了50名優(yōu)秀教師對口援助,努力實現援藏工作由資金援藏向智力援藏的轉變,推動“輸血式”援藏向“造血式”援藏的轉變,由“單一式”援藏向“組團式”、“立體式”援藏的轉變,積極深化新時期湖北援藏工作內涵。

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模、效益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育資金的持續(xù)投入。要加大教育資金的投入力度,持續(xù)加大對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的投入,把資金規(guī)劃好、使用好,拓寬資金渠道,有序引導和管控社會資本、民間資本進入教育領域,促進學校的標準化建設和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基本需要,加快推進遠程教學、多媒體教室、數字資源庫等教育信息化建設,使優(yōu)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偏遠地區(qū)中小學校。教育投入要投到內涵發(fā)展上去,圍繞課程、專業(yè)、學科、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等核心問題增加投入,提高質量,創(chuàng)造良好物質技術條件和人力資源條件。

沒有一流的教師,就難以培養(yǎng)出一流的人才,這就要求要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要切實提升受援學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教師隊伍素質、教學科研能力、民族團結凝聚力。援藏教師要傳授內地先進教學和管理經驗,提升受援學校軟硬件水平,提高受援學校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落實政策待遇,堅持對援藏教育人才重視厚愛,感情上多關心、生活上送溫暖、服務上做到位,完善落實各項激勵政策措施,在職稱職務、評優(yōu)評先等方面予以優(yōu)先考慮。

要進一步做好“傳、幫、帶”工作,加強援藏教育人才崗前培訓,開展“一帶一”“一帶多”幫教活動,選派教師赴援藏省市學習鍛煉,努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本地教育人才隊伍。同時,提高教師待遇和社會地位,改善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尤其對于農牧區(qū)學校的教師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與支持,穩(wěn)定教師隊伍,吸引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加入“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行列,讓他們長期從教、終身從教。

責任編輯:劉金鵬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