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湖北黃石九中日前動員4個實驗班的學生,每人交2000元購買高檔電子白板,而非實驗班的1-5班沒有被動員交費。此舉引發(fā)家長質疑,有家長感覺鉆進了“貴族班”的套子。學校負責人竟聲稱,窮人和富人不可能享受同等教育。此前,安徽宿州市靈璧縣一所小學的學生家長表示,學校設置“小班”,在教室內安放空調、彩電等教學設施,但要求交納一定費用才能進入。此類事件經網(wǎng)絡轉載后,引發(fā)“被貧富”的熱議。
網(wǎng)友們不禁感嘆,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呼吁“有教無類”,倡導教育的公平與平等。孩子的家庭背景有差別,但在校園中應當享受同樣公平的教育。人為地制造差別,使孩子在校園教育中“被貧富”,無疑折射教育公平之傷。
孩子“被貧富”,人為制造的不平等
湖北黃石九中7年級實驗班為6-9班,去年12月底,學生接到動員:班里要將普通黑板更換成電子白板,要向每人收費2000元。電子白板可通過電腦操控實現(xiàn)書寫、繪圖等多種功能,無需用粉筆板書,能方便老師與學生交流。每名學生花錢后受益期可達到3年。而非實驗班的7年級1-5班沒有被動員交此項費用。
此舉很快引發(fā)學生家長的質疑。一位家長指出,實驗班每班約50名學生,每名學生交2000元,總額約有10萬元,花如此高價購買電子白板不合適。如果有必要對教學設施進行更換,應由教育部門統(tǒng)一安排,不能將成本轉嫁到學生身上。
此前,在安徽宿州市靈璧縣一所小學,一位家長反映:孩子班上有90多人,但同一年級的小班只有30多人。國家不是已經取消分班了嗎?但為何自己孩子所在的小學到現(xiàn)在還有這種貧富班?家長交了錢的孩子就能享受小班待遇,不交錢的孩子就要去擠近百人一間教室的大班。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國家教育的宗旨,而且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是一種不公平。
一位家長稱,孩子上學時,學校曾告訴過他,如果交納一筆費用就可以上“小班”,教學質量更佳,教室內設置空調、彩電、DVD等教學設施,每班學生不超過35人。不交錢也可以,要上大班。
有網(wǎng)友表示,當下肆虐多個省份的寒潮無疑讓人倍感寒冷,這種“貧富班”的現(xiàn)象更讓人寒心。這種因“財”施教式的“貧富差別教育學”,是赤裸裸的金錢歧視?!案徽摺笨梢缘娇照{教室里去享受電暖風的舒適,而“貧者”則只能擠在百人一間的教室里相互取暖……
新華網(wǎng)網(wǎng)友也指出,教育嫌貧愛富,偏離了教育的本質,最終會影響社會公平。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社會調節(jié)器,可以使低收入的公民通過個人努力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
也有網(wǎng)友指出,這樣的分類在一些幼兒園已經開始了,往往與這樣那樣的收費有關。安徽的“貧富班”也好,湖北的“貴族班”也罷,只不過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一種集中表現(xiàn),其背后則是種種復雜的利益博弈。
“被貧富”的背后往往是利益驅動
安徽靈璧的“貧富班”和湖北黃石“貴族班”均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如此“被貧富”迅速引發(fā)網(wǎng)上熱議。
網(wǎng)友“藍天”說,其實這樣的現(xiàn)象在不少市縣也都存在。重慶一位網(wǎng)友對此深惡痛絕,“教育難道也開始嫌貧愛富?每個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出現(xiàn)所謂‘貧富班’是對國家教育臉上抹黑。”
網(wǎng)友“百歲宮下院”諷刺道:“這樣的教育真是走在現(xiàn)實的‘前面’??!這些學生走上社會以后,馬上就會遇到貧富不同待遇不同的問題。與其以后無法接受,不如現(xiàn)在就提前體驗一下,打個預防針!”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大三學生王婷說:“社會上有貴族學校,學校里有貴族班,這如果不是必然也絕不是偶然。在利益的驅使下,這樣的學校不是第一個這么做的,也不會是最后一個?!?/span>
網(wǎng)友“半山坡”認為,由于優(yōu)秀教育資源的相對有限,才造成大家對其的瘋狂追捧。但凡為人父母者,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恐怕沒有幾人愿意自己孩子的進入條件相對較差的班級學習,因此就只好乖乖地被動交錢了。
武漢大學社會學家周運清教授表示,“說到底就是利益驅動,搞錢嘛,這是誰都知道的,就不用多說了”。出于利益、錢財?shù)恼T惑與考慮,置政策法規(guī)以及上級部門的禁令規(guī)章于不顧,不斷變換花樣劃分“大小”班、“貧富班”,設置“貴族班”, 巧立名目“撈外快”,還有屢禁不絕、業(yè)已由明面轉入暗中、動輒收取數(shù)萬元“贊助費”之舉等等,加劇了教育不公平以及對學生及家長的傷害。
強化監(jiān)管,維護教育公平,努力實現(xiàn)教育均衡化
針對黃石九中的亂收費現(xiàn)象,黃石市西塞山區(qū)政府迅速行動,已組織區(qū)監(jiān)察局以及西塞山區(qū)教育局組成專班,進駐黃石九中調查此事。目前,西塞山區(qū)教育局要求該校長公開向社會道歉,將所收費用全部清退。
靈璧縣“貧富班”被曝光后,縣教育局也表示,到1月8日,會取締“貧富班”,退還預收的“贊助費”。同時,相關責任人已經受到處分,并在全縣范圍內展開清查。
“老百姓是最講實惠的,如果學校都很好,他們不會花那么多錢,跑那么的遠路去擇校。問題的根源是教育不均衡。義務教育是教育問題的重中之重,而教育的均衡發(fā)展是義務教育中的重中之重。”2009年11月,新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針對“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一番言論,讓人期待2010年教育領域將在“均衡”上做大文章。
周運清教授認為,“貧富班”、“貴族班”是人為地制造教育不公平,學校分布已經不公平了,學校內部再人為地分出‘貧富班’來,把有限的教育資源再次進行不合理分配,很容易引起不滿。這種現(xiàn)象可能還會存在較長時間,教育主管部門不應該缺位,要加大監(jiān)督檢查力度。
網(wǎng)友小超指出,事實已經證明,取消“被貧富”,維護教育公平,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某些學校負責人“良心發(fā)現(xiàn)”,而要有國家強有力地監(jiān)管。教育、物價等部門應恪盡職守,嚴格杜絕各種名頭的校園“被貧富”以及花樣繁多的“贊助費”。
廣東網(wǎng)友畢舸認為,貧富分班是教育產業(yè)化的“必然”,而對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僅僅依靠清理整頓個別學校不過是治標之策,還沒有觸及教育資源壟斷與“市場化”并存等體制性積弊。
更有網(wǎng)友轉引新華社的文章指出:去年9月9日在北京師范大學,“總理講述了他在基層看到的貧困家庭孩子渴望上學的情景,深情地說:‘無論是做教師,還是做人,都應該有一顆同情心、一顆愛心。同情和愛心是道德的基礎。希望我們的學生懂得農民的甘苦,把他們記在心里;希望教育部門、學校和老師更多地關注貧困家庭和孩子。學校的大門是向人人開的。讓所有貧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學,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利,這就是窮人教育學?!?/span>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