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雪域時評 > 雜感隨筆

教材編寫因何總不嚴謹

2015年03月21日 12:07    來源:北京晨報    記者 馬子博
分享到:    

    孫臏時代就有輪椅了?古人衣襟是哪邊在上?唐代有訂裝成冊的圖書?……“我們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很多插圖有問題?!苯眨〕俏氖窅酆谜呃畋蛳壬o本報熱線打來電話,說起小學課本中的一些插圖,他充滿質疑,認為有些教材編寫得“太不嚴謹了”。(9月5日《山西晚報》)

    看到這則消息,很多讀者可能覺得納悶:由各領域專家和教授集體編寫,且經(jīng)多次修訂的教材,怎么會出現(xiàn)如此“低級”的錯誤呢?其實,不用納悶,如今教材出錯范圍之廣,形式之多樣,已遠超我等之想象。中小學課本里,把陜西、甘肅劃在華北地區(qū);羅丹白外衣離奇變成黑西服;巴金穿著牛仔褲和夾克衫……

    但令人遺憾的是,盡管很多人為教材挑錯,出版社卻大多一如既往地“沉默是金”,或者辯解“硬傷只是皮毛傷,教材仍然很健康”,甚至還對質疑者采取扣帽子、打壓、封殺等錯誤做法。正是這種傲慢的態(tài)度讓教材一錯再錯。

    教材出錯,從表面上看,可能是編撰者水平不夠。刨根問底,其根源在于中小學教材管理上的高度壟斷化和權力化。在這套程序中,教材的編撰、出版、發(fā)行都由指定的出版社一手包辦,審核把關形同虛設,教材出錯在所難免。但很少有人想到,在這條高度壟斷的利益鏈末端,受害最深的,是沒有任何博弈能力的孩子。

    為小學課本挑刺,無非是想要讓孩子們閱讀到的是知識“正確”的課本,還有在未來的日子里,教材是否仍會“一錯到底”?因此,筆者以為,教材的編寫者、出版者和審批者除了必須嚴格盡到出版、發(fā)行、監(jiān)督管理的義務,確保教材少出錯誤直至不出錯誤之外,更要虛心地積極聽取質疑者的意見,在教學實踐中豐富教材、完善教材。否則,在孩子心中一旦種下錯誤的種子,付出的代價可能會是孩子的未來。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