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雪域時評 > 雜感隨筆

詐騙“維穩(wěn)基金”,怎一個“膽”字了得

2015年03月21日 12:07    來源:人民網    記者 肖鵬
分享到:    

    河南省正陽縣一科級干部馮某,為騙取錢財偽造省政府文件。他將偽造文件以市政府名義向轄區(qū)內各縣發(fā)送傳真,要求其在規(guī)定期限內向指定賬戶匯入“維穩(wěn)基金”。日前,馮某已被新蔡縣檢察院以詐騙罪提起公訴。(9月6日,《中國青年報》)

    馮某作為一名科級干部,不是埋頭工作,多想想如何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如何利用手中的權力為群眾干點實事、好事;而是財迷心竅,打起了維穩(wěn)基金的主意,真是“膽”大包天。

    馮某詐騙維穩(wěn)基金“膽從何來”?筆者認為:一是馮某財迷心竅?!叭藶樨斔溃B為食亡”,馮某一心想著發(fā)筆橫財,自然甘愿為“錢”鋌而走險。二是了解行業(yè)內情。馮某曾有過信訪局的工作經歷,很清楚政府部門對維穩(wěn)資金的重視程度,對信訪類公文的格式、內容也相對了解,因而找到了可趁之機。三是程序存在漏洞。馮某因為熟知當前官場中存在“上級命令下級執(zhí)行”的風氣,才看見了所謂的“商機”。

    事后,馮某辯稱自己“不是想騙錢,只是想開個玩笑”。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馮某詐騙案其實和打著領導親戚、朋友的名義騙錢、辦私事,吹噓自己是干部子弟行騙性質類似,其本質就是利用公職人員、公共組織的權威,向下級謀取私利。值得慶幸的是,本案中沒有一地政府部門輕信傳真而匯出款項。

    馮某詐騙案雖未造成損失,但敲響了財務監(jiān)管和權力監(jiān)督的警鐘,也提醒基層工作人員在遇到類似情況時,要擦亮雙眼,本著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多問幾個為什么。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