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雪域時評 > 雜感隨筆

研究“湖北簡稱鄂還是楚”有必要嗎

2015年03月21日 12:07    來源:新華網(wǎng)    記者 郭松民
分享到:    

    “湖北簡稱鄂,還是楚?”“秦漢之間是否有楚朝?”日前,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系列新聞發(fā)布會上,湖北省荊楚文化研究會透露,將組織對上述課題的研究(10月9《長江日報》)。

    荊楚文化研究會研究這樣兩個題目,并且煞有介事地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讓人有些狐疑。因為研究這樣兩個題目就像研究“1+1”究竟等于“2”還是等于“3”一樣可笑——這是兩個早就有了公認的答案的問題:湖北簡稱“鄂”,這見之于目前中國出版的一切辭典及地圖冊;秦漢之間沒有“楚朝”,這見之于中國目前所有的正史、野史記載。

    為什么要把“鄂”改成“楚”,以筆者看,原因無非是因為楚的名氣更大,更有利于招商引資。

    不過,“文化研究會”應該知道,相對于“楚”而言,“鄂”的歷史更悠久。據(jù)記載,黃帝的姞姓子孫封在鄂國(今河南南陽市北),夏商時為諸侯國,這便是湖北簡稱鄂的開始,楚國則是西周以后的事了。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荊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設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湖北這一名稱產(chǎn)生。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武昌,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即江夏),湖北簡稱“鄂”從此約定俗成??梢?,地名是一種歷史,隨便改名,至少是對歷史的不尊重。

    想改名的還不僅是湖北,這些年,中國地方政府掀起了改名熱。徽州有世界自然遺產(chǎn)黃山。早在1987年徽州就改名為黃山市;四川南坪縣更名為九寨溝;云南思茅縣因普洱茶而更名為普洱市等等。部分地方政府甚至為搶占地名而激烈競爭。湖南新晃、貴州赫章縣和水城三地為“夜郎”一名而爭斗得不可開交,原因概由于成語“夜郎自大”家喻戶曉,三地都想借助夜郎的名聲。

    動輒改名甚至改名成癖,實際上反映的問題一是急功近利,無非是想通過改名來吸引投資,吸引游客,再一個是缺乏文化自信,自慚形穢。孰不知越是頻繁改名,越是彰顯了自己的弱勢心態(tài)-——你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又如何能夠讓別人瞧得起呢?

    地方政府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發(fā)展經(jīng)濟、改善民生方面?!拔幕芯繒睉撜嬲芯恳稽c和文化有關的問題,改名這種務虛不務實,真的改了又會造成巨大浪費的事,還是少做為好。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