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雪域時評 > 雜感隨筆

汶金讓:如何拯救想再坐牢的人?

2015年03月21日 12:07    來源:光明網    記者 汶金讓
分享到:    

    湖北利川一勞釋人員回家后不想讓父母為其操心,竟想再次坐牢,便4次縱火燒醫(yī)院,但4次放火都被他人撲滅。5日,記者從湖北利川市人民法院獲悉,該法院以放火罪作出一審判決,判處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4年。(《新華網》轉《中國新聞網》9月5日消息)

    現年21歲的徐某系利川市沙溪鄉(xiāng)司城村六組人。2009年10月30日因犯盜竊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2011年1月22日刑滿釋放。回家后,徐某想通過犯罪后坐牢的方式讓父母少操心而決定在利川市人民醫(yī)院放火。多次努力之后,他終于如愿以償。作為普通公民中的一員,讀此新聞我有點害怕!

    一個想坐牢的人幾次三番放火點醫(yī)院,他的精神是否正常,我不得而知。新聞中似乎沒有提到,說明其一切“正?!?。藥家鑫撞人后不救反殺,讓人覺得不可理喻。這一位卻一門心思要坐監(jiān)獄,更讓我們正常人難以理解。社會轉型時期,為什么有那么多不可救藥的人和難以料想的事發(fā)生?

    對這樣的危險分子,我們如此一判了之,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對他們的拯救才應當是法治的關鍵。

    筆者是一個法律工作者,曾在法院刑庭工作,對犯罪分子略知一二。如今,執(zhí)法部門接觸的“二進宮”、“三進宮”的犯罪嫌疑人實在是太多了!這些人中有的人確實的主觀惡性太深,多次改造也不能使他們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有的人因故犯罪勞改釋放后,走向社會遇到的岐視和不公待遇太多,無法正常生存下去,因而對社會產生仇恨,所以再次走上犯罪道路,最終落入恢恢法網;有的人處于社會最底層,走出監(jiān)獄后一無所有,家庭和社會對他們關愛不夠,他們確實不能靠自身的能力立足于社會生活,在父母親朋的眼中,他們成了多余的人,成了累贅和負擔,而監(jiān)獄卻成了他們心中的“福地”,成了可以免費“管飯”的地方,徐某便是這樣的例子。

    為了不讓父母操心而想進監(jiān)獄去生活,這樣的危險“孝子”我們的社會有沒有對他們盡到責任?如果我們的家庭和社會能給予他更多的幫助和關懷,如果我們的黨和政府能給他們一些支助和救濟,讓他們自食其力,不成為別人的“累贅”,樹立起新生活的信心,他們還會自找監(jiān)獄去坐嗎?!

    對這樣的人用法律去嚴懲,那只能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辦法。除了讓他們更加惡性循環(huán)之外,正面教育意義不大。

    如何讓走進過監(jiān)獄的人不再走進監(jiān)獄,這應當是擺在我們這個文明和諧的法治社會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的國家和各級組織是不是像人家西方發(fā)達國家那樣,對每一位從監(jiān)獄出來的人盡到了應有的幫助責任,是否給他們提供了可以自力的社區(qū)矯正和社會救濟,是否對他們進行了及時回訪?勞改歸來的每一個人,包括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都應當受到我們這個社會應有和必須的生活、經濟、就業(yè)上的政策傾斜和情感關懷。我們應當盡快清理對這些人的各種各樣的不平等的限制條款,我們不能讓他們一步錯,步步錯,否則,最終危害的會是整個社會,因為,保障生存是一個人的基本人權。

    所以說,對勞改釋放人員的漠視和岐視,對我們整個社會來說,其實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危險。好在徐某的犯罪行為未能既遂,要不然,一場對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危害的這樣的火災,不知要讓我們付出多么大的代價!而這些損失,只要我們多付出一份愛心和溫暖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