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孩子一生中啟蒙智力與能力、培養(yǎng)品德和生活習慣的最佳階段,在這個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品德修養(yǎng)尤為重要。我們應牢記“學校無大事,事事有教育,教師無小節(jié),處處是楷?!钡慕陶d,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人格和美好心靈。筆者就多年工作經(jīng)驗,淺談在德育工作中,教師應具備的以下幾方面品德和修養(yǎng)。
一、熱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
小學生年齡較小,甚至生活、學習都無法自理,因此必須而且只有在老師的呵護下才能健康成長。只有充滿愛心地去教育孩子,才能成為合格的教育者。教育的靈魂就是愛,愛心是打開學生心扉、開啟學生的道德和智慧、塑造學生美好人格的“金鑰匙”。在和藹可親、笑容可掬、公平無私的教師面前,學生會覺得自由愉悅,與教師心靈相通,情感交融。教師應該摒棄“教學質量是檢驗教學成果的唯一標準”這種落伍觀念,多一把尺子衡量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傾注自己的情感,對暫時學習困難的學生,更要持寬容的態(tài)度,多一分關注,多一分耐心,期待進步。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名優(yōu)秀的德育老師。
二、理解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基礎
理解學生就是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適應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和情緒變化的規(guī)律。生活中有這樣的小常識,比如說:逗孩子,如果你把自己也當成孩子,很快便會和孩子消除心理障礙;反之,居高臨下,就很難和孩子成為朋友。同樣道理,理解學生就是不用教師的眼光看學生,以孩子的心態(tài)看待學生,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理解學生就是不對學生的行為批評責備,而是對學生的一點點成績給予充分肯定。教師真正理解了學生,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理解和幫助,就能化解學生的焦慮和膽怯,學生自然會把教師當成自己永遠的朋友。這也正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前提,更是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試想,如果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又何談塑造高尚的品格?所以說,理解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前提。
三、尊重學生是德育工作的核心
一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形成美好人格和品德,也就是說德育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教育乃至文化的核心都應該是大寫的“人”,所以我們一切工作的核心就應該是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首先要承認學生作為“人”的價值,也就是承認學生作為“人”的一種文化存在,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蹲下來跟學生說話,少一點教育者的威嚴,多一點慈母般的溫和,少一點批評指責。對于學生取得的哪怕一點點的成績和進步,要滿腔熱情地給予鼓勵和肯定,使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教師主宰課堂的現(xiàn)象,改變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要讓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給他們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的機會。這也正是幾千年來常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四、充分重視示范的作用
示范是師德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黑格爾說:“教師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北娝苤7率且粋€人學習和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小學階段,教師的示范作用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無論是數(shù)學教師教授的簡單的加減乘除,還是語文教師的聽說讀寫、美術教師的畫畫寫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當成為楷模。我們常說的示范又大致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儀表示范。教師隨時隨地都要注重儀表,這也是師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樸素干凈、整潔大方是最基本的教師儀表要求。二是儀態(tài)示范。人的情緒總是或多或少地反映在他的臉上。我們工作對象是有思想的孩子,教師要時時以飽滿的情緒、高昂的熱情去感染學生。三是行為示范。教師的行為應充分表現(xiàn)出教育性,在講課時應體現(xiàn)出語言美,寫板書時表現(xiàn)出文字美,教授過程中展現(xiàn)氣質美,運動、勞動和其他活動中展示動態(tài)美,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的點點滴滴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五是人格示范。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苯處熣菍W生的鏡子,教師的人格時時處處影響著學生。教師要做到誠實守信、求真務實,凡是答應了學生的事情要保證做到、做好。
誠如泰戈爾所說的:“花的事業(yè)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yè)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的事業(yè)是平凡而謙遜的。”小學教師就應像那泥土中最早露出的一片嫩葉,在點點滴滴中體現(xiàn)出高尚的師德,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成長。
(作者工作單位:拉薩市廣西友誼小學)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