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08年7月來到西藏工作,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4年時間,但我深深地感到在西藏,沒有各民族之間的相互團結、相互幫助,就沒有西藏和諧穩(wěn)定的今天。
2006年底,也就是研究生即將畢業(yè)的那一年,我孤身踏上雪域高原,來到藏北那曲的草原深處,住到一個牧民家里近一個月,進行田野調查、撰寫畢業(yè)論文。那些日子里,我與牧區(qū)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看到在黨的惠民政策下牧民笑逐顏開、牧區(qū)一片歡歌、牧業(yè)欣欣向榮,西藏的那曲是那么的充滿生機,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著我這個研究民族問題的年輕人。2008年畢業(yè)的那一刻,我懷著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的夢想,義無反顧地再次來到這片土地,就職于西藏日報社,開始在雪域高原揮灑無悔的青春。
這一人生選擇對我來說是十分自然的:求學的西南民族大學是一個民族大團結的家庭,我自己又是統(tǒng)一的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錫伯族,又在西藏最艱苦的那曲做過田野調查,何況來到西藏更能實現(xiàn)心中的夢想。
從工作的那一刻起,我就做好了扎根雪域高原的準備,要把自己深深地“種”在這片土地:2009年,我與西藏林芝女孩組建起一個民族團結的家庭,一年后我們的孩子呱呱降生。從離開東北老家,到在西藏組建起自己的家庭,我感覺我的人生腳印一步步堅實,在西藏發(fā)展的信念也一步步堅定。
來到西藏后,還有一個牽掛讓我念念不忘,這就是藏北那片草原,還有那片草原里曾經一同相處月余的藏族鄉(xiāng)親們。在拉薩工作不到一年,我又做出了一個決定:申請到艱苦的那曲記者站去工作。這一決定得到了西藏日報社黨委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一到那曲,我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那曲縣那曲鎮(zhèn)28村,這就是我曾經調研的地方。在那時,我就住在牧民澤仁多吉家里, 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近一個月,我們相互關心、相互照顧,建立濃厚的民族感情、后來多吉澤仁老阿爸還認我當了干兒子。
在那曲駐站3年時間,也許不長,但這3年里,我曾與馴馬的人們住在冰冷的帳篷里,曾與牧人一同放牧在草原,糌粑、酥油茶成了我最熟悉的味道,牧民成了我最親近的人,對我來說,那曲的每寸土地都是故土。
求學于西南民族大學融入民族大團結的濃濃氛圍;攻讀民族學碩士專業(yè)跑遍西南各民族地區(qū);只身奔赴拉薩工作圓就一段錫伯族與藏族姻緣之合;以心為筆深入宣傳藏北那一首首民族團結壯歌……進藏4年來,我在民族團結的氛圍中書寫人生華章,在遼闊的藏北草原錘煉青春,在與農牧民深入交往中開拓情懷。雖沒有義薄云天的壯舉,我卻用點點滴滴的行動抒發(fā)濃濃民族情誼,用“民族團結”這四個大字為而立之年寫下了一個鄭重的人生小結。(西藏日報社 趙書彬)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