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雪域時評 > 社會焦點

劉怡:個稅免稅額不是越高越好

2015年02月01日 03:35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分享到:    

    收入分配差距擴大是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生活的焦點問題之一,公眾迫切期望通過個人所得稅實現收入再分配。但是不是免征額定得越高越有助于該目標的實現呢?

    一方面,免征額是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個人收入中免于征稅的數額,政府設計免征額應該考慮納稅人及贍養(yǎng)人口的基本生活支出。免征額既要反映納稅人為獲得收入而發(fā)生的必要的成本費用,也要考慮納稅人本人及其贍養(yǎng)人口的基本生活支出,以確保其基本生活開支得到保障。從各國征稅的實踐來看,普遍采納按照供養(yǎng)人口決定家庭基本生活支出的需要的數額。這一次免征額的調整,考慮了價格上漲因素增加的支出,以及因生活水平提高而增加的居民消費性支出,并根據中國家庭人口特征,按就業(yè)者供養(yǎng)人口1.93人測算免征額。這一數額是基本合理的,反映了一般家庭的基本生活支出需要。

    另一方面,免征額并不是定得越高越好。個人所得稅制是否公平,不僅與免征額和稅率的高低有關,更重要的是稅款如何使用。一個適當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有助于培養(yǎng)納稅人的稅收意識、對公共決策過程的參與熱情,從而提高財政支出透明度,更好地保障公眾利益。

    1994年以來,我國個人所得稅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1994年這一比重為1.42%,2010年為6.61%。然而,當我們使用“個人所得稅收入占GDP比重”這一國際通用的指標,可以看到,與發(fā)達國家個人所得稅收入占GDP的10%以上相比,我國個人所得稅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2010年僅為1.22%。

    2000年以來,有關機構對公民稅收意識的調查結果發(fā)現,盡管與間接稅相比,個人所得稅收入數額不大,但因每個納稅人通過這一稅種直接感受到了稅收的真實存在,公民參與公共決策過程的熱情顯著提高。據有關部門測算統(tǒng)計,這一次起征點由2000元/月提高到3000元/月后,工薪階層約有12%的人需繳稅;如果將起征點提高到5000元/月,則只有約3%的人需繳稅。納稅面過小,不利于稅收公平原則,也不利于全體公民福利的整體增進,也難以實現對收入分配的有效調節(jié)。(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劉怡)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