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篇藤杖之歌
敬禮上師。
尊者密勒日巴沒有任何財物,他的一切所有都系在他的一柄藤制的手杖中。一天,密勒日巴手拿藤杖,帶著賽文惹巴出外乞食,來到劍谷河邊的一座緊閉的古堡前。他們發(fā)現(xiàn)那里除了一個老太婆以外,其他什么人也沒有。密勒日巴就向她乞食。老太婆說道:「我是一個一無所有的老乞婆。外面田地的那一邊,有一座大堡,名叫雁總。那里住有一個有前人叫做菩提熾。今天他正要在田里撒布種子。你們到他那里化緣,他一定會供養(yǎng)你們的。」
尊者父子[1]二人就依囑前往,果然看見這位富人正在一所貯藏種子的倉房中,坐在凳子上休息。密勒日巴對他說道:「施主??!聽說你非常富有,所以今早要向你化點食物吃?!鼓侨苏f道:「飲食倒是可以供養(yǎng)你們的。但是如果你們是真正的瑜伽行者,就應(yīng)該能夠把眼見的任何外境作為比喻,立即宣說法要?,F(xiàn)在就請你們用我這塊田地為喻,唱一首法歌吧!」
于是尊者和賽文惹巴二人同時唱道[2]:
「此堡雁總之富人,驕慢施主請諦聽。春季三月農(nóng)事忙,西藏人人勤稼穡;行者我亦作耕種:
根因煩腦土地上,施肥凈信與加行[3],以五甘露作浸潤。
我以明睿之智慧,遍撒無惑之麥種,妥備無二之壯牛,縛以智慧之犁鋤,
用三昧耶作鼻繩,以無散亂為犁柄,勇猛精進作皮鞭,善巧方便為腰帶,
菩提嫩芽茁然生,豐盈收獲自成熟。
汝輩世人勤稼禾,我惟勤植無壞果,你我秋收孰富足?
誰得究竟大利益?汝應(yīng)詳究作比較!
今以農(nóng)耕作譬喻,應(yīng)汝所請作此歌。汝心聞此應(yīng)快樂,速積資糧作自利!」
那富人說道:「瑜伽行者??!你手中拿著的這根藤杖是什么表記呢?是孩童的玩具嗎?還是瘋子的戲物呢?有什么意義嗎?請你解釋一下吧!」
為答其問,尊者歌道:
「富人施主問題多,今答汝問凝神聽。汝知我是何人耶?我乃密勒日巴也!
我本苦行瑜伽士,具堅毅力大修士,游行四方行道者。
我此手中長藤杖,初本生長巨崖傍,后被鐮刀所斬斷,終成降伏野牛棒。
南國蒙境輸入此,用來掮挑佛經(jīng)藏。輾轉(zhuǎn)漫游各商鎮(zhèn),終由信徒供我手。
此杖殊勝汝知否?汝若不知凝神聽:
藤根巨頭被斬斷,斷絕輪回之根也。藤尖尾端被截絕,斷舍惑誤之兆也。
藤杖長量恰二肘,佛子悲智二德也。此杖堅牢具彈性,心性本來清凈也。
杖身涂油放光彩,能得心性自在也。此杖筆直極堅韌,象徵無謬修持也。
杖上滿布諸花紋,菩提道上莊嚴(yán)也。杖身上下有四段,光大四無量心也。
杖上三處有三節(jié),本來三身圓滿也。此杖顏色無改變,法性本來無易也。
杖身團團似圓柱,象徵法性離戲也。杖本潔白有光澤,無垢法身之兆也。
杖身內(nèi)部有空隙,表示諸法皆空也。杖身有一大痣點,法性惟一明點也[4]。
杖上零散有黑瘢,象徵西藏瑜伽士,能有少許妄念也!
杖藤本來出貴種,如法修持之兆也。此杖美觀悅?cè)艘猓奖娋咝胖滓病?/p>
杖端鑲以鐵護金,此表修士常行腳,漫訪群山茅蓬也。
杖柄包以赤銅把,空行攝受之兆也。杖尖裝置鐵橛釘,行者堅毅之兆也。
杖身畫以紅銅環(huán),功德內(nèi)增之兆也。夏章(?)莊嚴(yán)飾杖上,行者心意調(diào)柔也。
鞭繩二束合為一,雙融之道成就也。母子鞭繩(?)相合者,親見三身之兆也。
節(jié)骨裝嚴(yán)飾杖身,行者漫游山川也。打火皮包[5]系杖上,顯境皆成友伴也。
潔白海螺[6]系杖身,法輪妙轉(zhuǎn)之兆也。襤褸獸皮系杖上,心中無慚無懼也。
杖上系有一明鏡,內(nèi)放證量光明也。鋒利小刀系杖上,斬斷煩惱刺痛也。
杖上有一水晶石,清凈習(xí)氣垢染也。象牙小練系杖上,心憶傳承上師也。
小鈴串練掛仗身,我名將震十分也,紅白毛繩系杖體,徒子眾多圍繞也。
此杖持我行者手,降伏惡人之兆也。
汝詢此杖各物體,誠信善根之兆也。你我今日得相遇,前生愿生所致也。
我此白杖表法歌,今日特為人天作,事事物物歸佛法,應(yīng)于正教生凈信。
愿汝長時得安樂,安穩(wěn)入道修正法?!?/p>
尊者唱畢這首白杖表法曲后,那富人生起了殊勝的信心,立即向尊者頂禮,頭面禮足,然后向尊者說道:「在我未死以前,希望你能長期住在敝舍作我的供養(yǎng)福田?!?/p>
密勒師徒二人只應(yīng)允居留七日,決不多住。對他說道:「我不會成為你們這些世俗人的終身供養(yǎng)福田的。」(七日之后,)二人就開始離去。施主就對密勒日巴說道:「尊者一定要離去,我也是留不住的。請在未走以前把您在修行中所得的證悟,賜示二、三句好嗎?」
為酬其請,尊者師徒二人同時歌道:
「具信施主請締聽,汝雖富有驕慢重。談法容易實修難。
汝輩迷惘世間人,有暇之時心希望,自言『我必修佛法』!
蹉跎不覺歲月逝,法尚未修無常至!是故修法應(yīng)即時!
嶄崖山泉所出水,清涼能治黃膽病,此惟山禽能飲之,平常家畜不能及。
天降鋼金[7]所煉刃,能摧頑敵勢披靡,此惟大將能揮舞,平常小卒不能及。
天人長壽之甘露,能益人體補精華,龍樹大師乃能飲,普通行者不能及。
金匣寶藏甚稀有,能除貧窮及困厄,此是月光天子物,平常百姓不能及。
大海深底有珠寶,能滿眾愿與予求,安樂龍王能享有,世間凡人不能及。
兜率天宮之寶殿,美妙幻奇甚莊嚴(yán),無著大師能觀賞,世俗凡人不能見。
六益妙藥具大力,能治冷熱諸疾病,此惟□檀寶樹果,普通樹木不能結(jié)。
十善白業(yè)感因果,能生善趣獲福報,有信心者乃能行,罪重之人無自在。
噶舉上師之口訣,能令行者證菩提,此惟有緣乃能成,無宿根者不能及。
如寶耳傳之妙訣,使人即身成佛位,堅毅之人乃能成,散逸如汝不堪能!
豐盛飲食作供養(yǎng),能除窮困之果報,汝明達士能為之,吝嗇之人不能行。
慷慨布施諸財物,能令施者心滿足,富人如汝能行之,多數(shù)富戶不能行。
瑜伽行者我密勒,隨行賽文惹巴徒,與汝雁總[8]富施主,
七日共住于一屋,此為宿愿所感召,而今緣畢我離去;
我今發(fā)愿祝施主,以及家人眷屬眾,長壽無病得安樂?!?/p>
密勒日巴繼續(xù)說道:「你供養(yǎng)我食物,我為你說法,大家共住一處若干日,這個因緣非常重要。深心至誠的對三寶恒起凈信,即是替未來開顯自己的俱生法身種下了善因。如果僅是為了結(jié)緣是不用宣說許多法要或時常親近的。心具誠信種子,外增增上順緣,則雖僅有須臾之遇合,但由善愿感召之力,以后我們必能再次相遇。我再重述一遍,信仰和向往佛法之心是最重要的。現(xiàn)在的人,因為自己不積福德,所以就只能看見別人外表之各種微小的過失,卻看不見別人內(nèi)面之種種功德。你若有至誠的信心,我倆距離的遠近是無關(guān)緊要的。雙方如果太親近,接觸太多,自然而然就會引生許多不快和誤解。據(jù)我觀察,你現(xiàn)在尚不能真正的去修學(xué)佛法,倒不如努力培植善根習(xí)氣為佳。我將為你發(fā)下善愿,你也應(yīng)該時常向我殷重祈禱。如果今生于信心和善行能持守不變,來生必能投生至超勝之處,福德受用皆能圓滿。修持佛法何必訪游多處?如果隨時都看見別人的行為皆是壞的,自己就會變得顛倒癡迷和極端緊張。其實世人對別人的判斷大都是主觀的。只要有積善向法之心,熱誠的去布施一個乞丐也很夠了。這些都是對你有益的開示,應(yīng)該謹(jǐn)記[9]。我的行徑你是很難仿效的。獅子跳躍處如果狐貍也要去試跳,就會把腰骨跌斷。像我這樣修行的方式,大多數(shù)的學(xué)佛人是很難辦到的。但你卻不可因此對他們的信心有所變更。」說畢,尊者師徒就離開該地向別處游方去了。
他們來到一處城鎮(zhèn),遇見一位密宗的法師問他倆道:「瑜伽行者啊!你們是從那里來的呀?從你們的風(fēng)儀看起來,你們好似具有清凈的見解和修持似的。同時你們又能以無差別心去乞食,所以必定具有增益修行的妙訣,不知可以告訴我嗎?」
尊者說道:「你自己是否有見、行、修的行持和經(jīng)驗?zāi)??如果沒有,我對你說了也是枉然;因為你不會了解的。倒不如我們結(jié)一個善緣,今天早上你供養(yǎng)我們一些食物吧。」
那密宗法師說道:「當(dāng)然我會供養(yǎng)你們食物的。但我自己也是一個密宗的法師,對密法亦有一些了解。依照我們宗派中所傳的見、行、修是這樣行持的……。」于是他就予以詳細的解說了一番。然后向尊者道:「我適才所說的與你所知的是否相符呢?」
尊者回答道:「真正要學(xué)密宗,必須先畏懼輪回諸苦,從心底深處根本舍棄此生的一切!對疾速的取證菩提具有極大的意樂和努力;同時還要依止一個具相的上師,切實依著他的訓(xùn)示,心無旁騖的去修行。否則是不會有什么結(jié)果的。如果你的心仍是為了滿足此世的欲樂而依著白紙黑字來照本宣科的講說見、行、修,你就會走入歧途了。聽我歌曰:
「諦聽諦聽!大法師!
心若不能舍此世,亦復(fù)不行利生事,輪涅一味未得證,僅依經(jīng)書之黑字,
冒行無上密乘行,必為八法所驅(qū)使!口說離邊雙融見,能免墮入四邊耶[10]?
此心若不實修持,能脫執(zhí)相之魔耶?僅具大樂之三昧,能離貪著自在耶?
身口不具加持力,能脫有相法縛耶?觀諸外顯皆上師,明體能不散亂耶?
密咒象徵而表法,法無可表能示耶?自心本來極清凈,果能不雜造作耶?
未得上師之許可,能避放逸散亂耶?為滿此世諸欲樂,所作各種之事業(yè),寧非魔鬼障難耶?
若非傳承具加持,圓滿具足見行修,易陷諸魔邪誘網(wǎng)!
解脫生死甚艱難!故應(yīng)皈依勝傳承,心舍私欲一心修!」
那密宗法師聽了此歌后,對尊者生起了殊勝的信心。心中真實的感到非常羞愧。立即向尊者頭面禮足頂禮多次,迎請尊者入室,恭敬承事圓滿供養(yǎng)。然后他就祈請尊者攝受他為徒仆。尊者知道他確是個有緣之弟子,就收他為徒;帶他到拉息雪山去修行。在拉息雪山傳給他灌頂及各種口訣,使其成熟解脫。以后他就成為尊者「心子」之一,名叫雁總頓巴降曲加波[11]。
這是劍谷遇見雁總頓巴的故事。
[1]尊者父子--西藏稱師徒之關(guān)系常用父子或主仆來表示。
[2]此處二人同時唱歌并非同唱一樣的辭句。事前并無準(zhǔn)備,歌詞亦臨時自然唱出,豈能一樣?實情是一人主唱,另一人只是一旁助唱幫腔而已。
[3]加行--密宗之準(zhǔn)備性的初步修行,以為起、正分或大手印之修法作為前行準(zhǔn)備基礎(chǔ)之工作。普通有四種,所謂四加行是也:十萬大禮拜。十萬上師咒。十萬金剛薩□百字咒以懺罪。十萬供養(yǎng)曼陀羅或曼達。
[4]惟一明點--藏文THig·Le·NYag·gCig;明點一詞在密宗經(jīng)典之用法極端復(fù)雜。普通明點指人身之精液及內(nèi)分泌。但明點亦用于形而上學(xué)之觀念上。如此處所謂之惟一明點,或普一明點,則指法界一味之體性,即是法身之義。法身在顯教般若而言,即指諸法空性之理。此處則法身被稱惟一明點,則是強調(diào)空有不二之『有』邊的秘密性能。此亦密宗詮表般若時用一種『密中密』的語句之一例也。
[5]打火皮包--西藏過去無火柴,取火皆用打火石及火種燃棉。故瑜伽行者皆隨身帶有打火包,可以隨時生火。
[6]海螺--密宗儀軌中偶而亦用海螺。吹之發(fā)聲,以為召喚山神,或作為音樂之一種,供養(yǎng)本尊佛之用。
[7]天降鋼金--流星墮地時帶來之特種金屬,藏人亦知用以煉刀劍,遠較普通鋼鐵為佳。
[8]原文作劍谷雁總,此處省去劍谷二字。
[9]此處藏文之義頗不易解。姑就已意述之。
[10]四邊--亦即中觀般若所破之四邊見:有見、無見、非有非無見、亦有亦無見。
[11]雁頓總巴并非本篇前段的菩題熾。前后兩段實際上是兩個故事。但此篇內(nèi)容卻以『藤杖之歌』為主。在全書的類別中,則屬于密勒日巴調(diào)解人間弟子之一則,所以原文稱『這是遇見雁頓總巴的故事』。
關(guān)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wù)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wù)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