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非遺 > 文藝館 > 民間文學

藏族民歌中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2015年05月14日 16:37    
分享到:    

 

藏族先民世代繁衍生息于崇山峻嶺的青藏高原。起伏的山巒、高聳的雪峰、茂密的森林、無邊的草原,或許就是這美妙無窮、氣象萬千的世界,使藏族文化充滿了神秘氣息。

 

藏族民歌《邦錦花兒》 圖片來源:中國樂譜網(wǎng)

藏族民歌《邦錦花兒》 圖片來源:中國樂譜網(wǎng)

西藏被譽為是“歌的海洋”,因為對藏族人民來說,歌就跟日光、空氣和水一樣重要。民歌是他們的語言;是他們情感表達的最佳方式;是他們的生命。藏族民歌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從遙遠的古代順流而下。

西藏的歷史有多長,民歌的源頭就有多久,甚至在沒有文字的原始時代,先民們的歌聲就在雅魯藏布江兩岸回旋,在喜馬拉雅山的雪峰之間震蕩。

“都說西藏有四大神山,第一大神山是澤當貢波山,山上住過神猴和女羅剎,西藏的人種從這里繁衍?!谌笊裆绞抢_賈布山,山上有藥王菩薩的寶座,藏醫(yī)藏藥從這里流傳?!苯秸叱缟?,近水者崇水。

藏族先民繁衍生息于素以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這里有高聳入云、晶瑩圣潔的雪峰;這里有層巒起伏、雄壯肅穆的崇山峻嶺。因此,山崇拜在藏族先民的宗教信仰中格外突出,甚至可以說,山神崇拜是藏族原始崇拜的基礎。

藏族民歌《天上的西藏》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藏族民歌《天上的西藏》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由石頭堆成的“拉資”也是當作山神來崇拜和供奉的?!霸诠ぎ斃降纳巾斏?,雪白的瑪尼堆閃閃發(fā)光;頭一個在瑪尼堆前祭奠的,是商人羅布桑布,羅布桑布從此財運享通!”“拉資”形式多樣,有石塊壘起來的,也有用嘛呢箭桿插成的,其上常有經(jīng)幡,三色或五色的彩線。

藏區(qū)雖以崇山峻嶺舉世聞名,但其星羅棋布的湖泊也是氣象萬千。“美麗的羊卓雍湖,是金眼小魚的天堂;假如漁夫不撒下魚鉤魚網(wǎng),魚兒在綠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多么歡暢!美麗的羊卓雍湖,是金鳥黃鴨的天堂!假如冰雪不封凍湖面,黃鴨在湖上炫耀著金子的羽衣,多么歡暢!……”

青藏高原地勢險峻,冬即嚴冰苦寒,夏則燥熱無雨,自然地理條件相當惡劣,而原始崇拜本身就源于簡單的理由,那些與人類日常生活有緊密利害關系的自然對象就成了被崇拜的對象,它們被人格化并被賦予了超自然的性質。

藏族民歌《高原牧場的歌》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藏族民歌《高原牧場的歌》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實際上這就是對自然的依賴,對異己的自然力量的崇拜。水是任何生物都不可缺少的東西,沒有水,動物會渴死,植物會枯死,水乃萬物之源。燃燒的森林草原,水能恢復它們的溫柔,而暴烈的水也會使江河暴漲泛濫,以不可阻擋之勢摧毀一切……所有這些,均被認為是奇妙神異,而被看作具有“神靈”的威力。

于是,河神、泉神、湖神——水神體系紛繁錯落,從而產(chǎn)生了水神體系的崇拜,其崇拜儀式極富特色,以祭湖、繞湖為核心,如民歌中所唱:“面對著波光鱗鱗的圣湖喲,我要轉它三圈;不轉它三圈,怎能顯出姑娘我虔誠無比……”,祭湖給予牧民們戰(zhàn)勝自然災害的信心和勇氣,同時也表達了他們對水的崇敬與尊重。

從這些看似天真幼稚的原始自然崇拜中我們可以窺視到藏族民眾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潛意識。這種意識并非源于對自然完全順服的結果,而是在藏族與自然長期的斗爭、磨合、互相理解的層面上產(chǎn)生的。雖然不自覺,但都有客觀的效果。

歌謠以一種藏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宣揚著這種潛意識,當反復的吟唱終于內化于心便會產(chǎn)生作用。雖然這種對生態(tài)的保護的客觀作用并不是來自于藏民的科學理念,但透過歌謠,揭開其中所反映的宗教觀念的神秘面紗,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哲學的啟示——一種對時空中的人類這一主體與自然這一客觀關系的探討。

也就是說,這種原始的自然宗教,其觀念與行為層面蘊含著愛護自然,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環(huán)保意識與精神,而這種深層的意識和精神,都是通過最樸素的歌謠這一形式得以體現(xiàn)和傳承。這也許就是藏族民歌雖綿延千年,卻不斷被充實、吟唱,且令人神往的原因,它恰好激起了深埋于人們心中的與大自然共生共榮,返樸歸類的美好愿望。

 

人類的文明正是建立在生態(tài)文明的基礎上,但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人卻一步步地遠離自然界并最終與之對立。人類物質與精神文明大發(fā)展的全新的時代也正是對自然進行無情的征服與掠奪的時代,人與自然的關系失衡了。人們在獲得物質文明帶來的極度滿足之后,卻發(fā)現(xiàn)了心靈的失落。

4

4

當人們意識到自己的滅頂之災時,面對的卻已是滿目瘡病、掩面哭泣的地球母親。而原始森林分布在全藏各個角落,伴隨著森林的生長,各種珍禽異獸、奇花異草應有盡有。遼闊的草原,豐腴的牧場,所有這些都呈現(xiàn)出一派“元文明”欣欣向榮的狀態(tài)。

藏族對巍峨的神山、雄偉的圣湖頂禮膜拜、倍加寵愛,祈求神靈的保佑和歡心,確保人畜平安。同時,因此也對那些地方的樹木花草、飛禽走獸愛屋及鳥,倍加保護,不忍肆虐。勿庸置疑,在這里神靈是主宰,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是它的子民,人不能,也不應該破壞這種秩序、法則,人與自然應是和睦相處的鄰里。這也許就是藏民樸素而又真誠的自然生態(tài)哲學吧!

雖然,藏族的原始宗教中從未提及“環(huán)境意識”這一概念,但在其原始崇拜的觀念與行為體系中卻蘊含著珍貴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tài)意識。以一種神靈的名義,歌謠的方式進行著不自覺的環(huán)保教育。

無論動物也好,植物也罷,在藏民眼中,都已不是單純的生物,它們和人類一樣具有繁衍生存的權力,同樣是自然界的臣民,不能任意加以褻瀆。其愛護自然、尊敬自然,雖然不是出于一種科學高度的自覺意識,但卻蘊含了“天人合一”、“萬物共生”,人與自然和諧的樸素的生態(tài)哲學思想。

唱唱西藏的民歌、聆聽久違了的自然之音,好一個,天如空靈、地如其畸、湖如明鏡的青藏高原!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