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工序是先把柏樹樹干鋸成若干小段,去皮。把去皮的柏樹段中間打孔,再用一個木槭子緊緊地插上,然后把木段掛在水車的搖臂上,在水車的帶動下,這些木段晝夜不停地在鋪著石板的槽中摩擦,直到全部磨成木泥。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時的往槽里加水,不讓已經磨成粉末狀的柏樹隨風吹散。而水量的多少也要靠經驗來掌握,水分過少,風會把柏樹沫吹跑,水分過多,在后期要花很多時間去晾曬,而晾曬時間過久就會散失部分柏樹原有的香氣,所以這個工序一般由專門的人負責。
藏香非常特別,幾十味珍貴藏藥的加入使具有很好的藥用功能,現(xiàn)在房間里每天都會點上幾根,讓人心里很安寧.香味不甜不膩.手工制作很辛苦,一般人做不了。
藏香制作的第一步:把松木用水車磨成松木漿。
第二道工序是把已經磨好的柏樹沫和各種香料一起搓揉。香料通常是以幾十種藏藥合制而成,不同的香料有不同的味道和顏色。知情人講:“藏香是佛前供奉的必要之物,所以在搓揉之前,要延續(xù)最初的圣潔與虔誠,事先要洗手和清洗器具,一方面是為了保證藏香的質量,更重要的是,要洗去內心的雜念,一塵不染,心如明鏡”。
第三道工序是成型流程。把混著各種香料的木泥放入牛角,再擠出來。這是制作藏香一道很關鍵的程序,要求成型的藏香成筆直的線條狀。在這過程中,筆直的程度,考驗著制作者的堅毅與耐性。
制作藏香的最后一道程序是晾曬,晾曬過程相當重要,不能長時間暴曬,只能是在陽光充足但溫度不高的地方擺放。這是由于藏香原料的配制過程中,水的比例較少,這樣能夠使香料更多,香味更純正。藏香經過最后兩到三天的晾曬程序便可以包裝出售了,它收藏了全世界最純凈的陽光,蘊含著雪域高原最單純的香氛,無聲地向世人訴說著藏人虔誠的信仰。
當年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能把柏木搗得更爛,吞彌桑布扎制做了水車,從流經吞巴村的尼木河支流吞曲開渠引水推動水車,水車帶動曲軸木杵,搗爛柏木,制成柏木泥磚作為尼木圣香的基礎材料。但水車的葉輪會傷到水渠里的魚,這與佛教不殺生的理念不符,于是吞彌·桑布扎就是在這江河交匯處立碑告誡:江中魚不得入此河。咒符一立,從此河渠里魚蝦絕跡。如今石碑已經被泥石流沖跑了,但江中的魚大概還記得此條禁令,至今尼木河仍然沒有一條魚。當地的人說,河水也化驗過,沒有什么異常,不知為什么就是沒有魚。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