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西藏新聞網 > 2024專題 >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 > 內容新聞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雪域高原煥新貌:一所中學的十年

2024年09月06日 17:48    來源:新華社    

今年,梁新校長第三次申請延長援藏時間,這已是他在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的第7個年頭。與此同時,這所中學也迎來10周年校慶。

10年前,這所學校默默無聞。而今,學校本科升學率從2014年的40%升至今年的97%,重本率由不足10%提升至81%,部分辦學條件已達到北京名校水平。

這所中學,是如何完成蛻變的?

從“一盤散沙”到自我管理

巴桑德吉的教師生涯已有20年。前10年是在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的前身——拉薩市第二高級中學,即人們口中的“老二高”。學校條件較差,學生成績欠佳。

2014年8月,“老二高”變身為北京市援建的拉薩北京實驗中學。這一年,北京市開創(chuàng)了“組團式”教育援藏模式。

作為援藏教育人才,梁新2018年來到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擔任德育副校長。

剛到學校,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學生的勤奮好學,“有很多孩子都在校園里捧著書讀,這樣的場景不多見了?!钡瑫r發(fā)現,從硬件到管理,仍有不少工作要做。

彼時,偌大的學校一直沒有學生會,因為很多老師認定學生無法自我管理。一位教師認為,必須時刻緊盯學生,只要稍微松懈,他們就會成為“一盤散沙”。然而,梁新認為,“學生的能力是需要培養(yǎng)的”。

  圖為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學生自己設計的校園吉祥物“牛小特”和“小京羚”?!⌒氯A社記者舒靜 攝

在他的堅持下,學校有了學生會。學生自主設計和錄制校園電視臺的節(jié)目;每年校園藝術節(jié)從節(jié)目編排到舞臺呈現,大部分工作都由學生“操刀”。梁新記得,一名平時很靦腆的學生,站上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的舞臺,一張嘴,臺下掌聲雷動。

梁新想做的,就是為學生提供更多這樣的舞臺,讓他們找到發(fā)光的機會。

從灌輸式教學到“智達教育”

10年來,共有299名教育人才分批次從北京奔赴雪域高原;“組團式”援藏工作也讓西藏中小學課堂教學、教育理念發(fā)生深刻變化。

梁新認為,灌輸式教學理念束縛了學校的發(fā)展。為此,教育援藏工作團隊提出“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內涵式發(fā)展,建設全區(qū)一流學校”的辦學目標。近年來,學校大力推行“智達教育”模式,專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初三年級物理教師王冬梅去年8月來到學校,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專門開設了“趣味物理”課,帶著學生們進行“科技小制作”、做物理實驗。在興趣帶動下,3個班學生的物理成績都在年級名列前茅。

巴桑德吉注意到,近年來,教育對接機會日益增多?!懊磕昀蠋焸兌寄堋叱鋈ァ?,觀摩內地的教學過程;同時也能‘請進來’,邀請內地專家來聽本地教師的課,開展前沿教育講座?!?/p>

梁新介紹說,學校通過援藏教師“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 形式幫帶本地教師231名、團隊46個,提升本地教師教學能力。

在互相聽課、評課中,王冬梅和徒弟共同成長。去年9月,王冬梅的徒弟要參加拉薩市組織的賽課,師徒倆一起備課?!八フn,我聽課、評課,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賽課中獲得一等獎?!蓖醵氛f。

深耕細作下,學校教學成績實現新攀升,2023屆高考上線率100%,重本率79%;中考成績平均分超過2022屆43分。

從知識傳遞到文化交融

10年間,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結出累累碩果。

數據顯示,西藏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2010年的5507人上升到2020年的11019人,新增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3.1年。

與此同時,文化交融的成果也俯拾皆是,拉薩北京實驗中學便是縮影之一。

不少學生通過京藏師生“云端共學”“見字如面”書信往來,以及不定期的訪學研學,不斷拓展視野、點亮夢想。

高二學生秋宗用詩意的語言記錄了自己的研學歷程:“清晨,國旗護衛(wèi)隊邁著矯健的步伐跨過長安街。攀登八達嶺長城,城墻的雄姿,激蕩我內心的豪情。仰望太和殿時,我看懂了它百年的滄桑?!?/p>

  6月18日,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學生在國家大劇院表演民族舞蹈。(受訪者供圖)

6月,在國家大劇院舞臺上,高二學生嘎松旦巴參與表演了民族舞《雅礱夯歌》。在他眼中,民族大團結的深摯情感在這一刻得到具象化。

在心與心的交融中,夢想的種子也悄然發(fā)芽。

在北京與“筆友”見面后,初二學生仁增卓瑪說,中華五千年,縱有千古,橫有八荒;擁有開拓潛力的少年更應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

正如巴桑德吉所言:“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拉近的是拉薩和北京兩地的時空距離,交融的是文化和情懷,彰顯的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就的是無數學子的夢想。”(記者舒靜、陳琰澤)

責任編輯:龍會琴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视频,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2021久精品视在线视频